張維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學思平治
《這就是中國》節目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了風光旖旎的馬來西亞,我們感到格外親切。我們節目的海外觀眾無數,很多都來自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
這幾天我們每天都遇到《這就是中國》節目的粉絲,遇到新老朋友,這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好!
馬來西亞華人經常給我們的節目留言,一位叫TTY的觀眾這樣寫道:我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和在天上的父母一樣,都十分希望中國強大。一位叫Paulyi的觀眾這樣留言:我每一兩年都會帶著家人去中國旅行,願中國繁榮昌盛,成為超級強國!一位叫Jason Chng的觀眾說:不知怎麼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下來了。這些留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海外華人對祖籍國的真摯情感,他們深知中國一路走到今天是多麼不容易。
我不久前看到一個短視頻,印尼當選總統普拉博沃在雅加達迎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到來,印尼國賓樂隊高奏《歌唱祖國》,裡面有這樣的歌詞:「我們勤勞, 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每唱到此,多少海內外華人都會熱淚盈眶。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海內外華人的是:中國已經實現了和平崛起,中國已經從一個一貧如洗的國家崛起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根據購買力平價,迄今已整整十年。今天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已經完全消除了絕對貧困,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高於美國兩歲,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建立了強大的國防力量,已經走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前沿。
五年來,我們在《這就是中國》討論過各種話題,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還沒有機會探討,那就是海外華人;特別是馬來西亞華人,為中華民族獨立自由富強所做出的不朽貢獻。今天我們來到馬來西亞拉曼理工大學,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話題,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我首先想到了全球華人之光、馬來西亞著名僑領、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陳嘉庚先生。早在1913年,他就回到家鄉福建,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
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上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到處演講號召僑胞們為全民抗戰出人、出力、出錢,先後為祖國捐出200多架戰機,1000多輛汽車。
在中國沿海口岸全被日軍封鎖後,陳嘉庚先生招募3200多名南洋華人機工,組成運輸車隊投入滇緬公路,這是當時中國抗戰僅存的陸上國際通道。這些愛國華僑抱著必死的信念,每天戰鬥在這條運輸通道上運送軍備物資和救援物資,其中1000多人為國殉難。
當時抗日戰爭救亡運動席捲海外華人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馬來西亞「馬華巡迴劇團」深入到城鄉演出募捐,他們唱著這樣的歌,「你一毛錢,我一毛錢,涓涓滴滴積成江河變成怒濤……買子彈,買槍炮,趕走強盜,誓把中國保……」僅從1937年至1942年,南洋華僑以義捐、認購戰爭公債、僑匯等方式,共為祖國籌款超過當時的國幣54億元,大約占到當時全球華人捐款的1/3,使新馬地區真正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海外大後方」,為祖國源源不斷地輸送資金和物質資源。
1940年,陳嘉庚先生代表南洋華僑訪問延安,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晚年他又積極支持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毛澤東主席稱譽他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談到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富強做出不朽貢獻的,還要提及兩個偉大的名字,一個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勛之一葉劍英元帥,另一個是中華民族不朽樂章《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他們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多數國人並不知道,或者並不一定知道他們與馬來西亞的關係。
葉劍英在國內讀完中學之後跟著他的祖父,從廣東下南洋,在馬來西亞一所小學教國學,後來毅然投筆從戎,報考雲南講武堂,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先是追隨孫中山先生鬧革命,參與組建黃埔軍校,後來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他先後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的總參謀長、八路軍的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參謀長,也是中國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開拓者,後來又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一起開啟了震撼世界的改革開放偉業。
冼星海也是7歲就隨母親從澳門到馬來西亞謀生,在新加坡念完了小學,他展現了極高的音樂天賦,後來又到廣州、北京、上海、巴黎等地學習和深造音樂,最終成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創作的《黃河大合唱》聲樂作品,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的史詩級樂章。「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歌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民族復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馬來西亞華人之光還有中國現代醫學的先驅、中國檢疫事業的創始人伍連德先生。清朝末年1910年10月,當時的清廷早已風雨飄搖,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場大瘟疫突然橫掃中國東北,死亡人數急劇上升。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的伍連德,正在擔任天津北洋陸軍軍醫學校的副校長。他當時年僅31歲,臨危受命,出任中國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隻身一人奔赴抗疫前線。為了儘快判定疫情的屬性,他親手實施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確定在東北暴發的是鼠疫,隨即向朝廷提出一系列隔離措施、防疫方法,包括管制鐵路公路交通,以最快的速度阻止瘟疫蔓延。
伍連德博士還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飛沫傳播,叫「肺鼠疫」這個概念,設計出一種簡單的雙層紗布口罩。這種「伍氏口罩」後來被整個國際社會接受。經過三個多月的奮鬥,疫情被成功撲滅。雖然疫情造成6萬多人死亡,但如果沒有伍連德博士的貢獻,恐怕死亡人數將是十倍甚至數十倍於此。時至今日,人們對伍連德當年的貢獻仍充滿敬意,至今世界各國還在沿用他開創的許多疫情防控措施。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華僑華人的貢獻可以說數不勝數。我這裡還要談談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先生的故事。
1973年,周恩來總理身患重病,毛澤東主席提議讓鄧小平重新主持工作。當時中國國內經濟形勢十分嚴峻,鄧小平考慮儘快推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政府通過香港華潤集團聯繫「亞洲糖王」郭鶴年,他們如實告訴了郭先生國家現在缺糖缺外匯,希望以比較好的價格購買30萬噸白砂糖,30萬噸在那個時代屬於超大訂單,消息傳出去會震動國際市場造成溢價。
郭先生感謝國家的信任,立即投入工作,幫助國家進行這樣一個買賣。他派人去巴西悄悄購貨,但自己卻去了瑞士日內瓦參加一個國際糖業會議,給人造成一種印象是巴西這個購糖與他沒有任何關係。與此同時,他又早就在倫敦、巴黎、紐約的期貨市場布局。後來巴西購糖合同簽訂後,白砂糖期貨價格應勢上漲,郭先生及時脫手盈利500萬美元,所以他不僅為國家以低價購得了30萬噸白砂糖,還為國家創收了500萬美元的外匯。中國當時的國家外匯儲備還是負數,所以這筆收入可謂彌足珍貴。
中國國內當時還在經歷「文化大革命」,這筆靈活的市場交易在中國內部遭到了批評。幸好當時與鄧小平同時復出的另一位中國領導人陳雲親自干預,他做了一個批示說:「不研究資本主義,我們就要吃虧。不研究資本主義,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場中占有我們應有的地位。」
可以說這個案例為中國後來的改革開放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也預示著中國社會主義將走上一條與蘇聯社會主義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國要借鑑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成果,包括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成果,最終實現對資本主義的超越。
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後,郭先生成為第一個到中國投資的馬來西亞企業家。在外部世界多數人還不看好中國的時候,郭先生公開表示 「我越聽人說中國落後,越覺得有朝一日中國會讓世界刮目相看。我必須助我的中國同胞一臂之力」。1984年,國家對外經貿部決定建設北京國貿中心,當時願意接手的美國和日本的財團都開出了苛刻條件。郭鶴年說,「不要讓外面人瞧不起我們,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對上海市的領導說,現在我們談國際大都市,總是紐約、巴黎、倫敦,但21世紀的國際大都市一定是上海,我們在上海的投資就是要按這樣的要求去設計、去建設。郭先生在上海先後投資了嘉里中心和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一系列優質大項目。他還積極投入幫助中國的許多公益事業。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專門會見了郭鶴年,讚賞他對中國現代化事業做出的貢獻。
回望改革開放的歷程,當年中國政府把第一批特區建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地,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吸引僑資。可以說海外華人為改革開放貢獻了第一桶金。他們不僅為中國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技術、管理和人才。從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到中國軍隊的優秀將領葉挺、葉飛等等;從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楊振寧、李政道等等到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從著名的企業家霍英東、包玉剛等到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為民族復興做出傑出貢獻的華人華僑可謂群星燦爛,今天我們沒有時間一一道來,但我想起了習近平主席讚譽海外華僑時所說的一段話,他這樣說的:「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麼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
我還想起了鄧小平會見郭鶴年先生時所說的一段話,他是這樣說的:「大陸同胞、台灣、香港、澳門同胞,還有海外華僑,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要共同奮鬥,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讓我們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吧!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謝謝大家!
【張維為: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馬嘉均;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603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603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604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