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代的皇帝之中,如果說乾隆書法寫出了境界,那麼宋徽宗的書法還要在乾隆之上。宋徽宗一生沒有什麼大的建樹,唯有在書畫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是一個不愛皇位愛丹青的皇帝。
如果說乾隆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那麼宋徽宗就是一位專業的書法家。他不像別的皇帝一樣,閒暇時光用來學習書畫,他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自己的書畫事業。所以後人在總結宋徽宗貢獻的時候往往會想到他的書畫,認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卻是一個合格的書畫家,並且推動了書畫的發展,為後世的書畫發展奠定了基礎。
宋代在藝術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書法的發展很繁榮,在經歷晉唐之後又達到一個高峰。其中宋四家為我們熟知,但是除了宋四家,宋徽宗的書法也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不論是他書法之中的氣韻還是筆法都值得研究和學習。
宋徽宗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字體,也就是後人稱為瘦金體的書法。宋徽宗的書法雖然頗負盛名,但是學習的人並不多,相對於顏體柳體來說,瘦金體名氣偏小。因為自古以來就有因人廢書的審美標準,由於宋徽宗在皇位上並沒有什麼突出建樹,所以他的書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貶低。
直到近些年我們再次意識到瘦金體的妙處,曾經有人說如果宋徽宗不當皇帝,那麼他可以稱之為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家。尤其是他創立的瘦金體,800年來無人能及堪稱古今第一人。他的書法妙就妙在能夠把書畫結合,並且把繪畫之中的技法運用到了書法之中,形成了獨樹一格的瘦金體,這是很多藝術家所達不到的境界。
如果看過是宋徽宗的繪畫會發現他的繪畫之中有竹葉和蘭葉的描繪,然後再來看瘦金體的筆畫會發現不僅形狀相同,連筆法都有高度相似。把詩書畫印一體化推向了一個重要的審美高度,在宋徽宗之前也有很多書畫家這樣做,但是能夠達到契合標準的卻很少。
不得不說宋徽宗的藝術學養很高,我們也可以看出書法或者繪畫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表現形式,而是書畫家的綜合素養的表現,也體現了書畫家的審美標準。
如果按照一個標準的審美來看宋徽宗的書畫,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院體畫家,但是他的書法和繪畫表現形式卻是文人化的風格,也顯示他的文人情懷和藝術主張。他的書法縱橫舒展有著王羲之的風格,尤其在起筆的時候,我們常常能看到有筆鋒露出,這和王羲之的用筆方法是一致的。
皇帝寫書法很常見,但是能創造一種書體,卻只有宋徽宗一人而已。他不僅自己的書畫造詣很高,而且重視培養書畫人才,創立翰林書畫院,整理書畫典籍,為後世學習書畫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今我們看待宋徽宗應當客觀地評價他的貢獻,尤其是書畫上的貢獻,絲毫不遜色於一些名家。也有人這樣說,宋徽宗他是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我想這句話形容宋徽宗也是十分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