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消費觀念也逐漸發生了改變。大家對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衣食住行,而是更高層次上的享受。想要享受生活,最離不開的就是娛樂方式,旅遊就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到了工作之餘,或是帶上家人,或是約上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豈不美哉?
踏遍了祖國的萬水千山,當然也要了解一下祖國的歷史。在我們中國各地幾乎都建有博物館,要論起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話,那一定非身處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之腹地的故宮博物院。故宮舊城紫禁城,是曾經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自封建帝制結束之後,就成了對外開放的旅遊景區。
近些年來,故宮的影響力早已不再局限於中華兒女,而是不斷吸引著眾多外來遊客,它曾是皇權的象徵,總占地面積高達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約70餘座,房屋多達9000餘間。故宮中最著名的宮殿要屬太和殿、中和店、保和殿三座,而「養心殿」作為皇帝的辦公場所和第二寢宮,也深受遊客們的青睞。
《活計檔木作》曾提到,養心殿是整個故宮中最早使用玻璃的地方,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玻璃是非常稀缺的物品,《養心殿寢宮陳設檔》曾記錄,養心殿中放置了無數奇珍異寶,由此可見這座殿宇的重要性和歷史地位。故宮自開放以來,就吸引了無數遊客,他們有的是為了了解中國歷史,有的則是為了瞻仰皇家氣派,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來尋找答案的。
走進養心殿,你會覺得寒氣侵襲,有一種非常陰冷的感覺,那麼歷代皇帝為何要在這種情況下辦公、就寢呢?關於這一問題,專家也無法解釋,直到一次對養心殿翻修工作的開展,專家撬開地磚後,才發現了其中玄機,原來養心殿鋪設的地磚下面布滿了各種管道,管道的存在造成了水汽,使養心殿變得陰冷潮濕,那麼這些管道又是做什麼的呢?
眾所周知,古代的保暖措施並不發達,人們只能依靠智慧來創造便利,這些管道正是為了保障天子辦公不受寒而想出來的妙招,只需在管道中灌入熱水,讓熱水在縱橫交錯的管道中流通開,就能保證養心殿的暖氣充足,使帝王免受寒冷侵蝕。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覺得恍然大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