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蹟。
Martin Pugh
人類史上迄今最早的超新星觀測記錄是由中國人完成的。公元185年,東漢時期的古人發現南門雙星附近出現了一顆新星,且持續數月可見,於是將其記錄在案。
南門雙星包含兩顆恆星:南門二和馬腹一,分別與現代星座中的半人馬座α和β相對應。現代天文學觀測發現,在這兩顆星附近有一片發射星雲RCW 86,且其在衝擊波的推動下持續擴張著。RCW 86應該就是公元185年東漢時期古人目擊到的那次超新星爆發留下的遺蹟。
光譜數據顯示這片超新星遺蹟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同時天文學家沒有在相應的位置發現殘留的中子星或脈衝星,這表明當初爆發的可能是一顆Ia型超新星。Ia型超新星並非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發生的致命坍縮,而是由含有白矮星的雙星系統物質交換引發的。白矮星一直從其伴星那裡攫取物質,結果因為囤積得太多而引發核爆炸,將自己炸了個粉碎。
RCW 86在地球的天空中位置靠近銀河系的銀道面。其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8000光年,直徑大約是100光年。雖然它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比滿月還要大,但是它太暗了,肉眼看不到。
參考
RCW 86: Historical Supernova Remn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