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拍攝的木星紫外照片。
哈勃拍攝的木星紫外照片。NASA / ESA
11月3日木星沖日。所謂沖日,是指從太空中看,行星和地球、太陽同處一條直線,且行星和地球位於太陽的同一側(地球被行星和太陽夾在中間)。此時這顆行星和地球的距離是最近的,而且由於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最多(類似於「滿月」),「相位」(類似於月相)最大,因此會顯得又大又亮。
所有在地球軌道外側運行的太陽系行星都會發生沖日現象。沖日發生時,相當於行星在其自己的軌道上,以「最近的距離」掠過地球。
沖日當然可以為我們帶來研究行星的極好機會。這張最新公布木星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紫外波段上拍攝的。
在紫外波段上,木星表面的巨型風暴「大紅斑」變成了深藍色。這是因為「大紅斑」頂部的高空霧霾粒子能夠吸收紫外線。而由於粒子的大小、成分或高度的不同,木星兩極的霧霾吸收的紫外線要少一些,故而在照片中顯現為暗紅色。
哈勃正在使用其紫外感知能力探測木星的超級風暴系統。研究人員打算對木星的深層水雲進行測繪,並根據這些數據確定木星雲層在三維空間中的結構。
通過可見光不同的電磁波段,天文學家可以換「眼睛」來觀察宇宙。紫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短,且比可見光攜帶有更高的能量。
紫外觀測能夠讓我們發現宇宙中的許多迷人現象。比如星系中最年輕、最熾熱的恆星通常都會產生大量的紫外線,而星際空間中的物質成分、密度和溫度,以及星系的演化等,也可以通過紫外觀測來研究。
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紫外線。因此這張照片在拍攝中使用了三塊波段不同的紫外濾鏡,拍攝完成後用藍、綠、紅三種顏色,來區分三種波段不同的紫外影像,並最終疊加成絢麗的偽彩照片。
參考
Hubble Provides Unique Ultraviolet View of Jupiter
https://www.nasa.gov/image-article/hubble-provides-unique-ultraviolet-view-of-jup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