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結果是基於有史以來最為精確的測量得出的。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Power Stays In The Shadows 音樂: Ludwig Göransson - Oppenheime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洞察」號探測器2022年4月24日的自拍照。NASA / JPL-Caltech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文章稱,人們在研究了去年12月已經永久關閉的「洞察」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後發現,火星的自轉在加速。
「洞察」號的「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裝置(RISE)」發現,火星的自轉速度每年都會加快大約4毫角秒,相當於每個火星日每年都會縮短不足1毫秒。
這一結果是基於有史以來最為精確的測量得出的。
科學家不能確認這種微小變化的確切原因,但是他們設想了幾種可能。其一是火星兩極冰蓋冰量的變化會導致火星陸地質量變化,而這會進一步使行星的自轉速度變快。就好像滑冰運動員在伸開雙臂旋轉後收攏雙臂,旋轉速度就會加快一樣。
研究人員向著陸在火星表面的「洞察」號發射無線電,然後接收「洞察」號用RISE反射回來的信號。通過分析信號頻率中的細微都卜勒效應,就能測出火星的自轉速度。在分析了連續900個火星日的自轉數據,並排除了多種干擾後,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了其中的變化。
研究人員還利用「洞察」號的RISE對火星的晃動幅度進行了測量。火星內核的晃動會導致火星整體發生晃動。測量結果可以讓研究人員測定其內核的大小。數據顯示火星內核的半徑大約為1835千米。
與此同時,RISE的數據還顯示火星的內核形態無法只用火星的自轉來解釋。研究人員稱火星的幔密度可能並不均勻。有的地方密度大,有的地方密度小。而這不免讓人們對火星內部究竟有什麼感興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ad410c217dab0356c57c586801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