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有緣看到你的提問,感謝邀請。
(圖片來自於網絡,感謝分享。)
對於你的文章,我可能想說的是三點:
第一,你有豐富的素材,而這種素材,由心而發,說明你本身有一定的底蘊,從你寫文看來,思想感情也比較豐富,但會表現得相對發散性,對於整個短篇小說而言,你所具備的豐富題材,足以讓你去完成一個小說的完結,有豐富的材料資源,這是你的優點;
第二,我稍微看了一下你其他短篇小說,看了兩篇,加上你這個短篇小說,我所想講的可能是在寫小說當中,我不談網文,我就談文學,因為你的小說傾向文學化一點,從這個角度去談的話,我認為你還缺乏一個提煉的過程,也就是第一步你有豐富的素材,但不要急於去寫,你還得有第二步,那就是提煉,通常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打腹稿的,在發散性的短篇小說寫法中,即便是意識流,但它的思想性一定會是一個流動的狀態,但會是一致的,而意識流的話,它一定會注重形上學,但你偏重故事表達的話,而不是形上學、意識流的話,那麼你需要提煉一個主題,也就是在你現在的短篇小說當中,提煉出「亮點」,比如你這個短篇小說有三個亮點:一是抗疫,二是其他老人的淒涼情況,三是你孝順你父親的情況,這三個都是亮點,那麼任何一個主題可以進行升華,你只要選擇其中一個點進行升華,然後展開相應的敘述,那麼在你展開的同時,你會發現你要提煉的點,那個主題的升華,材料不夠了?……那麼你需要提煉你這一天當中素材可以提煉的內容外,其他地方,還有沒有?……就是多搜集一些材料,方便完成主題升華,有時候會不夠用,要麼查資料,要麼自己想辦法去完善這些素材,通常情況下,這類素材的話,你想要完善,編造肯定不行(尤其對於非虛構創作來說是這樣。),那可以引用一下其他人的資料,比如其他人面對這些事情,是怎麼回事,這樣可以彌補你自身材料不足,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另外呢,還有一種辦法是比較常用的,因為你這個短篇小說有三個亮點,其中一個你發現你個人素材不足,那麼另外也很有社會意義和價值,那麼你選擇其他兩個亮點,選擇其中一個,找到準確素材,可以多幾個,從而完成選題,完成後,你再將其寫成小說,這樣就方便多了,所以你這個第二步就是選題,你還沒考慮,選題完後,你才能進行小說的敘述,否則的話,會太亂的,你得圍繞一個中心去寫,這樣的話,主題既升華了,思想也是集中的,可以避免小說過於發散化和無「思維」化也就是缺乏統一的思想,你得有個主題,關鍵在這裡;
第三,當你走過了第二步後,你選擇了一個主題,然後進行描寫,而你描寫過程中,應當考慮,如何升華主題,因為當你在選擇素材當中,有幾個方法,第二步我已經講了你,那麼搜集之後,選擇如何的角度進行描述呢?……那麼就是尋找這幾個素材當中的關鍵點,也就是它們的相同性,或者不同的地方,當你找到了這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關係,也就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或者其他邏輯方面的聯繫,當你理解這些邏輯之後,可以根據邏輯下文。
感性的文筆一定來自於理性的思考。
你已經完成了第一步:而這一步是最難的,因為你心中有很多想法,很多素材可以寫,這可以說是最難的,你已經完成了這一步,那麼可以想一下,後面兩步,如何完成。
(圖片來自於網絡,感謝分享。)
(以上,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按照作者文筆來看,提煉後的作品,可以進行文學投稿,倘若對自己比較自信,這樣的話,也可以試試看,具體看看編輯怎麼說。
但不像網文,我感覺更偏向文學性一些。這是真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