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日誌(MalltoWin Log)
一方面基於「修舊如舊」的保護原則對「老事物」精心修復,另一方面又提取別樣的文化元素對新空間進行設計,現代生活與「舊時」風貌的碰撞,正成為打造現象級商業的一個關鍵。
2023-01-09
「世界上幾個最具代表性的都市有著共通的特性,那就是在都市中流動的『 時間積累的富饒』——把過去、現在、未來完美交織在一起的城市內涵。」
——安藤忠雄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其印刻在骨血中的本地文化,構成了其不可複製的城市個性與氣質,展示了其獨具特色的生機與活力。
當國內主要城市從求規模發展進入到求高質量發展, 城市更新已成為近年來各地面向長遠發展的重要手段。
更新,「更」什麼,又「新」在哪裡?
簡單而言,「更」便是更換,讓舊貌換新顏。但與大拆大建不同,城市更新行動更多地強調 維護與完善。重新調整配置城市空間資源的根本,是要使之更好滿足人的期望需求。「新」則是要求「更」的 手法和思路要有新意、創造新可能、體現新價值。
僅是觀察去年新開業購物中心,我們就可以看到有多個項目都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展現出了別具一格的風采。並且,這些項目有一個共通之處——均 與古建或工業遺存相融相生,這其中活躍著萬科、華潤、龍湖、金茂等國內商業地產頭部企業,也不乏太古、鐵獅門等港外資代表企業。
一方面基於 「修舊如舊」的文化保護原則對「老事物」進行精心修復,另一方面又從中 提取別樣的文化元素完成對新生活空間的設計,現代生活與「舊時」風貌的碰撞,
- 為業態容納、活動舉辦等提供了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獨特機會;
- 為體驗者提供了一種極具人文情懷共鳴感的情緒價值;
- 也為項目所在城市歷史文脈的延續創造了新途徑。
無外乎這樣的項目常常能取得現象級影響力。
隨著多地城市更新相關政策的出台 ——例如《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將從今年3月1日起施行,強調了加強歷史文化保護,並在建築規模激勵、用途轉換、用地配置方式、彈性年期供應、土地續期等方面,以及資金、稅收、金融等維度給予一系列激勵保障舉措——可以預期,未來還將有一批與歲月共同見證城市成長的亮點項目湧現。
而今天,我們也不妨再來回顧下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那些對文化傳承進行了全新演繹的「城市更新」類商業項目,是如何去塑造一個飽含時代印記的城市公共活力中心。
CASE 1
# 百年工業遺存
北京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
亮相時間:2022年6月18日
始建於1919年的北京首鋼園,曾是首鋼集團的核心生產區,2005年開始實施史無前例的鋼鐵大搬遷。新首鋼園的轉型承載著北京西部新經濟發展,其中,由首鋼基金和鐵獅門聯手打造的六工匯是重要的產業和商業承接平台。
項目位於首鋼園北區核心位置,總建築面積22.4萬平方米,由六幅互通的地塊組成,包括11棟獨棟產業、11棟獨棟旗艦商業和一座購物廣場。
2022年6月18日,六工匯購物廣場首次對外亮相,以家庭及Z世代作為主力消費人群,主打「體驗+展廳+餐飲」的綜合型消費。
在整體設計上,項目與部分原工業遺址相結合,形成了若干極具昭示性的標誌。例如,購物廣場東側主入口是原首鋼第二泵站,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木製結構被完整保留,極具縱深感、引導性的木桁架大大增強了入口的視覺效果。
商場的特色中庭是原首鋼7000風機房,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建築外牆與主體結構和現代化的商業空間無縫接駁起來,同時內部保留了原排架結構空間及天車等裝置構建。
除小吊梨湯、觀和牛、江邊城外、首鋼味道等一批特色餐飲類品牌,項目還引入了京西首家品質西餐廳THE WOODS、九本居酒屋與Seesaw咖啡,以及喚起小時候記憶的北平製冰廠等。而高端日料天燚天婦羅餐廳則入駐了由原首鋼加速澄清池改造的獨棟商業。
六工匯還帶來了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首店,包括北京首家理想汽車旗艦店、京西首家蔚來中心Nio House旗艦店以及SMART、ARCFOX極狐,廣汽埃安等。
此外,原首鋼製粉車間在改造後吸引了總面積超過7300平方米的奈爾寶科技館進駐,形成家庭娛樂業態的一大「磁極」,該店計劃將在今年開業。
在商場設置的多處露台,顧客可以欣賞到新首鋼大橋、首鋼滑雪大跳台、群名湖等景色。而在戶外,原首鋼沉澱池現已被改造成為下沉活動廣場,與鄰近保留下來的兩個冷卻塔作為代表景觀;五一劇場也已改造為商業空間對外使用。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這裡都會舉辦多元社群活動,豐富人們的休閒娛樂生活。
體量足夠大,且具有歷史積澱,改造後的新首鋼能夠容納的想像可以說是非常豐富。根據《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新首鋼作為北京城市消費中心12個新增培育型商業項目之一,隨著更多商業形態的完善和各類活動的落地,其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CASE 2
# 500年歷史文化古蹟
龍湖南昌青山湖天街
開業時間:2022年8月19日
南昌青山湖天街是龍湖在江西布局的首座天街,商業體量約9.5萬平方米,圍繞3大寶藏生活場景——童趣天街、美味天街、自在天街,引進了200+優質品牌,致力於為區域消費者打造全新升級的成長·歡聚·生活「奇妙引力場」。
其城市及區域首進品牌、旗艦店、最高級別店品牌超50%,包括江西首家永輝超市精標店、華為千平MSC旗艦店、小米之家S級標杆店、城東首家金逸影城CINIPLUS旗艦店等主力品牌,以及李寧全品類標杆店、安踏冠軍店、鴻星爾剋星創店三大國潮運動巨頭江西最高級別店,全面帶動區域體驗煥新。
項目最為獨特的一點是,商場前擁有一座500年歷史、承載了中國傳統祭祀文化的贛式廟宇——三公廟。
龍湖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三公廟進行了精心的修復,以不改變原址位置、原有平面布局、結構特徵等為原則,同時以青磚黑瓦為元素,通過四水歸堂的設計,進行了保護性重建,讓曾經梁架殘損嚴重的三公廟重新恢復了贛派風格建築新貌,進而展示本地深厚的文化積澱。
與天街這座現代化商業空間相聯動,重建後的三公廟不再是孤立的城市單元,而是能夠重新在現代生活中繼續發揮價值。古建中引入了樊登書店,讓歷史與書香交融,並與其他國潮文創品牌共同構成了一個充滿「時空交錯」感的國風潮流體驗場。
同時,在外圍鋪位,項目引進南昌老字號小柴米、高顏值創意西餐廳TGS,增加氛圍外擺,充分發揮夜經濟動能,煙火氣與氛圍感並存,打造全天候不間斷的嗨燥活力空間。
南昌青山湖天街開業期間,敦煌博物館IP南昌首展及其旗下DUNDUN系列全國首展落地於此,進一步強化「千年豫章」的歷史文化氣質。
這些體驗亮點,也讓項目收穫了開業三天總客流突破40萬、總銷售超2500萬的好成績。加之多元內容的持續開展,青山湖天街作為一處兼具溫暖煙火氣與古城詩意的閒適生活空間,還將收穫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CASE 3
# 百年古建
南京萬象天地
開業時間:2022年9月30日
該項目是華潤置地布局的全國第三座、華東首座萬象天地產品線,總建築面積約13.7萬方,以「古建+街區+MALL」的商業形態打造了非常獨特的城市級體驗空間,突破了由地塊形狀、限高、建保等多方面帶來的限制。
項目的一大文化內核是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95年)的雲章公所,曾是南京雲錦製造業的行會。雲錦作為中國四大名錦之首,被譽為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雲章公所此前年久失修,部分構件損壞嚴重,華潤置地此番修繕,按照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手法,對損壞部分進行了加固、重新砌築,並恢復了傳統的青磚空斗牆、南京地區傳統的甘蔗脊小青瓦屋面、木雕/磚雕/灰塑等裝飾細節的歷史風貌。
而修繕過程中被替換下來的部分腐朽或破損老木料,被再利用於雲章公所西路四個房間的家具、裝飾中,以新的功能形式傳遞歷史情感。此外,內院的黑簪巷、弓箭坊等歷史街巷肌理也被保留下來。
在雲章公所外部,南京萬象天地的三座商業MALL將其圍繞至中間,形成國內商業項目中鮮有的古建「圍合式」結構,以及獨特的古街巷融合的文化商業氛圍。這使得項目巧妙地與附近夫子廟古建築群等在城市空間中建立連結,並成為所處秦淮區正在打造的大IP概念「風雅秦淮」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與此同時,項目整體設計靈感也以代表了古都文化精神的南京雲錦織金為核心。雲做霧,錦做絲,雲錦的織造過程被意化成為空間設計元素,以極具藝術張力的形態貫穿主動線關鍵節點。例如,中庭便採用香檳「金絲」模擬雲錦絲線編制結構,形成流動、輕柔的視覺效果。
雲章公所的上方設有455平方米的空中織錦——《永恆的震顫》,所描述的蝴蝶就來源於南京雲錦中所使用的蝴蝶紋樣。此外,相關藝術設計還包括主中庭的大型蝴蝶結藝術作品《不對稱蝶變》、在建築立面螢幕上的《虛擬蝴蝶》,以及聯合Sencity、曹雨西等藝術家打造 的《MailboX @南京》《四時比鄰》等藝術體驗裝置。
歷史底蘊、城市潮流與現代設計語言的融合,帶來了更有故事性、新穎性的空間感受。而南京萬象天地對退台屋頂花園、「莫奈花園」餐飲主題空間等方面的設計,及超過60%城市首進和定製概念店的引入、有趣的推廣活動,又進一步強化了自身的獨特體驗性,以及對本地商業市場的提振。
開業四天時間內,項目共吸引客流55萬、銷售額超6000萬元,並在延續至今的經營中持續保持著城市級消費影響力。
CASE 4
# 百年開埠歷史風貌區
福州煙台山商業漫步街區(二期)
開業時間:2022年9月30日
福州煙台山是萬科商業傾力打造的福州首個文藝歷史文化街區,也是近年極具標誌性的城市更新項目,整體街區約6.2萬方。
地處古城傳統中軸線南端的煙台山本就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曾是福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整個風貌區及周邊現存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築163處,除了眾多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別墅等西洋老建築外,還有數十座中式園林古厝,記錄了福州開埠後的時代風尚。
萬科接手後,第一時間對老建築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和修繕,包括24處文物登記點、19處歷史建築、13條風貌保護街巷、多處古井古木等,完整保留了九巷山街,並在突出歷史質感的同時,形成一主街、雙環線、三組團、九巷道漫步式空間遊逛格局。
在歷史建築的改造過程中,設計團隊以「織補」的方式對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建築進行整合,匯聚各國建築精華,注重對古巷進行現代演繹。
例如在亭下路,保留了建築原貌中的紅牆灰瓦,用裸露的粗糲紅磚保持東方神韻,並有保存了時代記憶的元素鐫刻於立牌、路板之上。
同時,不同色彩的側旗成為煙台山的一處特色,加之與現代店招的融合,使得中式美學與西方風尚相互交織,創造了具有濃郁人文氣息的街區氛圍。
而亭下路卓氏大厝、「姆衣王」故居、樂群路上的石厝教堂等在被修繕後,原有封閉的圍牆也被打開,周圍形成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並依據地勢及行走體驗,規劃了有合適坡度體驗感、縱橫交錯的巷道,整體組織起豐富的逛遊動線。
改造後的煙台山以「摩登新地標」「藝文生態圈」「生活新高地」「社交會客廳」四大主題,引入眾多福建/福州首店,涵蓋劇場、獨立工作坊等藝文共創空間,以及高端餐飲、潮流集合店、人氣網紅店、創意零售店等快慢結合的多元消費業態,構建起有機商業體和國際化藝文生活圈。
繼2021年10月30日商業一期開業後,項目二期於2022年9月30日開業,成為當之無愧的海西藝文商業城市地標。與此同時,煙台山國際文化藝術節每年都會如期舉行,攜手眾多國內外重磅藝術資源,圍繞藝術、影像、音樂、潮流、市集五大板塊,帶來如城市治癒計劃藝術裝置展福建首展、畢卡索真品原作展福州首展、當代公共潮流藝術展等多元藝術體驗。
CASE 5
# 百年古建與建築風貌群
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
開業時間:10月13日
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由華潤置地與信德集團聯合打造,包括6萬平方米開放式商業空間和4.2萬平方米城市綠地公園。
項目毗鄰上海總商會、四行倉庫、新泰倉庫、郵政博物館等蘇州河沿岸的優秀歷史建築,而項目中的「天后宮」、「慎余里」也通過城市更新得以復建。
聳立於項目東里的上海唯一官式"天后宮"始建於1884年,是上海歷史上規模最大、形制最全、規格最高的媽祖廟。20世紀80年代,「天后宮」大殿被遷建至松江方塔園。2006年,為配合上海軌交12號線地鐵站的建設,當時「天后宮」還留存的戲台、部分門樓和看樓等被保護性拆除,所有構件保存在專用倉庫。
此次蘇河灣萬象天地恢復了「天后宮」的戲台、門樓與東、西看樓,建築總體為兩層高。由於此前保存下來的木構件多達1000餘個、磚構件1600餘個,華潤置地修繕團隊攜手上海交通大學歷史遺產保護中心對每個構件進行了詳細的分類、編號、拍照、測繪、掃描等保護性研究。
例如對「藻井」的修復,修復團隊按照掃描的編號,先在電腦中重新虛擬搭建「藻井」造型,確認每個構件的大致位置,然後進入現場與有經驗的木工一起重新拼搭,復原由中國傳統「榫卯」技藝拼搭而成的華麗造型。在這一過程中,團隊在與文物專家多次探討後,還堅持了修繕老建築中的最小干預原則,沒有再為構件貼上金箔,保持了本真呈現。
門樓上的雕刻裝飾修復前後(左為修復前圖片,來自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網站)
充滿海派風情的石庫門建築「慎余里」位於項目西里,始建於1932年,是上海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石庫門建築群之一。「慎余里」完全按照歷史測繪圖復原,特別是著重還原了清水老磚牆、實木窗與水刷石的傳統工藝。
例如,水刷石是上海石庫門建築的代表性工藝,修繕團隊詳細分析了「慎余里」留存下來的牆面材料,依據其中石英砂的白黃黑三色、水泥成分、瀝青比例來尋找或調製最相似的原材料。同時,當年留存下的老瓦、石庫門條石等材料被儘可能利用,恢復了石庫門的傳統格局。
對歷史建築的極致化「修舊如舊」,讓蘇河灣萬象天地展示出濃郁的歷史韻味,進而通過與高品質業態的融合形成別具一格的城市級消費、文化、休閒公共空間。
項目在開放的綠地公園上架起了285米長的天橋連廊,邀國際知名德國藝術家Inges Idee團隊創作了「邁上!」及「大象親子樂團」兩件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地面層整體更專注於打造半開放式的生活、社交新空間。
商業主要集中在地下部分,在入駐的140多個品牌中,全國首店、上海首家、區域首進等重磅店鋪逾70%,業態涉及新銳時尚設計師品牌、買手店、網紅輕餐茶飲、新潮運動類相關等,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可能。餐飲方面,「慎余里」吸引了多家米其林與黑珍珠餐飲品牌落戶,並帶來與文化體驗跨界的全新形式。
項目開業前三個月,蘇河灣萬象天地還帶來了「"夢遊天地"——城市公共藝術季」,特邀7位藝術家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靈感,通過不同媒介在不同點位展出多件創意作品,如「天后宮戲台」旁邊的公共藝術作品《很久以前》,由近千塊雕刻著傳統花紋的彩色亞克力嵌板構成圓環;沉浸式數字交互作品《HELLO WAVE_擬態場域OFFLINE》運用圖像生成算法模擬出蘇州河的水波紋;雕塑《我在城市分貝中相遇20赫茲》中,愛麗絲正坐在天橋之上,閉眼側耳感受蘇州河畔的生活氛圍……
以全新演繹方式與歷史空間對話,時代潮流與歷史印記的融合共生可以說為熱愛生活的城市人帶來一片探索、自定義無界的 「生活,自在天地」。
CASE 6
# 百年石庫門建築群
上海張園
開業時間:2022年11月27日
位於上海靜安區南部的張園,始建於1882年,是上海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種類最多的中後期石庫門建築群,也是上海首個保護性徵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項目。
歷史上的張園,曾被譽為「海上第一名園」,是上海市民當時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且集多種功能於一體。衰落後,張園被劃分為28個地塊陸續出售,並由28家業主分別設計建造,轉向石庫門社區形態的同時,也形成了170多幢不同風格的里弄建築。
2022年底先期開放的張園西區,地上建築面積共約2萬平方米,共16幢建築,但卻包含了石庫門裡弄、里弄公館、花園洋房等多種類型,形成8個組團。
能夠原汁原味還原張園特色,得益於上海靜安置業集團探索形成的「一幢一檔」資料庫(共42棟170幢2053個房間)——全面包括建築概況、房屋信息、基礎資料、歷史圖紙、現狀圖紙、物業資料等,並留有對老居民的照片影像和採訪文字資料、工藝描述、保護控制建議等,成為上海首個實現「一幢一檔」的成片風貌區,也為修繕提供了「底板」。
「三維GIS+三維BIM建模」等數字化手段,也為確定保護性修繕意見奠定了重要基礎。此外,拼花地坪磚均由工人們編號、清洗、儲藏、再人工鋪貼;樓層間的泥紙筋灰塑雕花裝飾等也是由工匠手工製作、修粉。
而對於諸如「張園77號」這樣園內受保護等級最高的建築,修繕團隊則選擇最大程度保留原本的風貌。建築的九根水泥長柱沒用外漆加飾,保留了原本的水泥灰色,其表面劃痕、漢字也沒有被抹去,只通過加固、填補裂痕來確保其安全性。門前的拼花地坪被一塊塊鑿除後,又通過編號、定製加工才重新拼接而成。
這讓歲月的積澱與時尚的活力在張園裡交融共生,一經亮相便吸引各方人士的關注。
在經營層面,太古地產以商管形式參與了張園的設計建議、品牌招商、營運管理、市場策劃等,將西區定位為高端商業聚集地,落地安塏第俱樂部、寶格麗香氛、Louis Vuitton 、GUCCI 、DIOR、江詩丹頓、藍瓶咖啡、而意(RE Bike Museum)等頂尖品牌,帶來引領性、體驗式的時尚消費導入。
在西區注重「首店」「首秀」「首發」效應的基礎上,之後重點打造的東部區域相對安靜,未來將設置精品酒店、公寓及創意辦公場所,帶動片區產業升級,整體業態分布形成「東靜西鬧、沉浸無界」的核心框架。
此外,南北區域還將分別設置文化演藝中心、潮流中心及美術館等文化場館,整個地塊內還會有多處公共活動空間,成為輻射周邊市民的文化活動基地。可以說今日的張園,正逐步成為上海這座卓越城市面向世界的會客廳,代表了更開放、更自信的中國城市形象。
CASE 7
# 本地工業遺存
深圳天河城
開業時間:2022年12月24日
深圳粵海城是粵海控股集團在深圳首例將拆除重建與綜合整治模式融為一體的復合式舊工業區更新項目,是目前粵海體量最大、業態最豐富的城市綜合體,總投資近百億元,總建築面積達65萬平方米,集超甲級寫字樓、國際商務公寓、天河城購物中心、工業遺存金啤坊文化街區等於一體。
項目建立在深圳唯一土生土長的啤酒品牌——金威啤酒廠的原址上,其商業部分天河城與工業遺存——金啤坊緊密融合起來。
上圖為金威啤酒廠原址
金啤坊面積約1.4萬平方米,由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設計團隊從2019年起開始進行整體改造,採用了整合、插接、介入性的改造策略,保留原址上啤酒灌裝車間、啤酒發酵罐群等地標性建築物,對其進行加固與適當的空間插建介入。
在空間布局上,團隊將這些單體建築統合起來,在場地中串聯成完整的空間序列。同時,整體交通動線被進一步優化,一方面創造出一條南北貫穿的空間敘事主線,另一方面將地面及空中的鋼樓梯及連橋等與工業設備所在空間形成連接。這樣,人們可以進入切開的原污水站之中,穿入不同大小的啤酒罐體,感受一系列超越日常的工業建築美學。
基座內部結合地下空間現狀,開挖一系列下沉庭院、通道與活動空間,增加空間使用的靈活性,將原來單一的生產線改造為多元的文化場域,引導市民參與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實現空間重構與價值重生。
事實上,保留下來的一些啤酒釀造設備老化程度並不高,為了能夠再次完整展示啤酒釀造工藝,原發酵車間引入了一家踐行低碳循環理念的微型啤酒廠「老爺鮮釀」,消費者可以品嘗到「口感鮮爽、健康新鮮」的鮮啤,還可以現場體驗啤酒釀造過程,並且參與定期舉辦的大師工作坊實踐教學課程、社區沙龍活動等。
在天河城購物中心開業前,金啤坊已經先期成為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舉辦地,通過學術展覽+文化活動+創意消費的多重方式為觀者帶來新奇的跨界體驗。
展期持續3個月,除已落地的以「橋接」為主題的羅湖館、「即地製造」專題展等常設展覽,還將陸續舉辦多種形式的現場表演、互動工作坊以及適合冬日合家齊聚的親子工作坊等超過200場的活動。
而在周末晚間,藉由金啤坊最具標識性的發酵罐,項目內還會上演大型沉浸式光影展演金啤坊·城市光美術館「悅動輝生」,以及「管中窺豹」、「在地鑄造」等光影作品。光影展演由多位青年藝術家跨界協作完成,以天馬行空的靈感結合多樣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新的科技手段帶來新奇的沉浸式感受。
此外,粵海置地以金啤坊為空間載體,推出首個文化藝術運營平台——「G-Proiect」,打造融合數字創意產業、藝術文化事件及公眾參與實踐的新生代工業遺存創意樣本,並於2022年11月榮獲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區創建資格。
與工業遺存相融合,建築面積約12萬方的天河城購物中心,引入占比超過40%的區域首駐品牌,覆蓋全品類,分別落位於定位時尚薈萃的北區和定位生活殿堂的南區,並通過超長連廊設計讓兩區交互起來。
城市更新的本意便包括項目應當與新城市環境取得平衡。天河城和金啤坊為此並沒有設置和周邊環境區分開來的明顯邊界,而是打造了約3萬方的超大屋頂花園、空中步廊系統、層層退台設計的形式,營造出自然健康、綠色生活且充滿人文氣息的休閒體驗,以充滿生命活力的律動氣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更緊密的聯繫。
CASE 8
# 百年工業遺存
天津金茂匯
開業時間:2022年12月30日
天津金茂匯由天津原第一熱電廠舊址修繕改造而來,位於市中心海河之畔,與小白樓CBD隔河相望,同時也是地鐵4號線六緯路站上蓋。
天津第一熱電廠原址歷史可以追溯至更早。從18世紀的柳墅行宮,到19世紀的武備學堂,再到1937年開始建設發電所從而成為天津大工業時代的縮影,這裡可以說是切實承載了一座城市幾經變遷的歷史記憶。
天津第一熱電廠原址
項目的建築設計由伍茲貝格操刀,對標不久前剛剛開業的倫敦巴特西發電站,以「修舊如舊,新舊並置」為原則,將舊工業遺蹟和新城市功能完美相融相生。
在新老建築的連接部分,採用玻璃盒的方式進行過渡,最大程度展示老廠房的磚牆紋理及壯美的室內結構。翻新的紅磚牆立面,結合工業風的景觀設計,夜晚搭配突出歷史滄桑的燈光設計,與海河景色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種來自於新舊歷史的交錯感。
空間內部保留了富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和結構體,如煤斗、吊車梁、磚牆等,塑造出項目最具人文情懷的標識。
同時,傳承「工業記憶」,商場B1地鐵層規劃了3721未來美食空間站主題街區,以發電站的發電流程為設計靈感,打造HOT能量核、失重電能站、流光隧道、光能研究所等多個板塊,新穎獨特而又不乏人文特色。
與保留下來的歷史結構相呼應,項目在商業業態設置方面也花費了很多心思。例如,3樓煤斗下方設置輕餐飲業態,將外擺座位與煤斗裝飾相結合,激活商業氛圍。汽機廠房辦公樓上方打造屋頂花園、在鍋爐房制高點設置觀景平台,未來與餐飲休閒等業態的結合,形成多層次欣賞海河的絕佳視角和體驗。而樓層之間採用退台式設計,保證店鋪的視線可及性,引導低樓層客流轉向高樓層。
天津金茂匯商業總面積約4.6萬平方米,是津城首個主打品質生活、家庭聚會、社交娛樂等功能的「陪伴型」城市生活中心,引入超30%的首進天津品牌、超50%的首進河東品牌。其中最為亮眼的是,多個品牌充分發揮廠房獨有建築空間的優勢,帶來了全新的廠房定製形象店。
首進天津的奈爾寶推出了全國首家老廠房定製門店,星巴克臻選、麥當勞、必勝客等也都進行了定製化設計,充分融合現代設計風格與廠房原貌的歷史印記,形成獨一無二的消費場景體驗。
隨項目開業,老廠房藝術共創區也驚喜亮相,深挖天津在地文化與青年潮流藝術,開業期間在煤斗中庭、戶外廣場等重點區域布置了AR美陳、AR紅包雨等互動體驗。
此外,天津金茂匯擁有市區最大的沿河花園廣場,戶外廣場面積近萬平米,坐擁海河一線景觀。長165米的銀杏大道貫穿廣場,超大煙囪廣場配備錯落環形的階梯草坪,構成了環境優美的漫步空間。
為了更充分的保留歷史印記,戶外空間也結合工業元素進行了創意設計。例如提取煙囪柱體形狀,打造了具有未來感的兒童空間,涵蓋環繞式童趣管道滑梯、光感無動力單車、倒立滾筒式的金屬快閃空間等。廣場上還設置了錯落有致的光伏叢林,為人們提供休憩之處的同時,也為項目輸送綠色能源。
未來,隨著諸如市集、派對等多元活動的陸續舉辦,這裡也將承載更多城市公共休閒廣場的功能,在激活人們城市情結的同時,為天津提供一個別具一格的城市中心微度假勝地。
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彼山,上觀,逸銳,新華每日電訊,南方日報,津雲
商業與地產
(ID:commercialproperty)
為商業地產價值賦能,本平台原創內容皆由 貓頭鷹研究所(MalltoWin Lab) 專業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