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友喜歡電動車,但遲遲沒有入手,一部分原因是擔心電池安全問題。
電動車的電池體積大,安裝在車身底部能節省空間,發生正面碰撞,車頭有緩衝區,如果受到側面撞擊,車底電池容易變形或漏液。
對於燃油車來說,只需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對於電動車來說,不但要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還要考慮到電池的安全。
現在很多電動車都有電池安全技術,例如比亞迪的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簡稱CTB技術),據說安全性不錯。
對此,國內汽車安全類測試欄目TOP Safety為驗證CTB技術,進行了模擬真實場景測試,測試場地為中汽中心廣州檢驗中心,測試車型選取了比亞迪海豹。
測試規則是以每小時32公里的時速和側傾斜72度的角度,撞向正面寬254毫米的鋼柱。
測試分為三個步驟,1.車身左側碰撞。2.車身右側碰撞。3.檢驗電池是否完好。
從上述三個步驟能夠看出,這項測試是比較苛刻的,不但要確保車內三名乘客(假人)的安全性,還要顧及到電池是否完好無損,對於電動車而言,真是難上加難。
從畫面上能看到,車內側氣囊全部彈出,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是183毫米,之前同樣方式進行測試的傳統燃油車,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是300毫米左右。
第一次車身左側碰撞
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的數值越小越好,車身剛性足,保證了駕乘人員以及電池組的安全性。
第二次車身右側碰撞
測試結果數據顯示,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優秀水平,那麼被側面撞擊後的電池組,是否能正常使用。
測試人員將被撞車輛的電池組取出,裝到另外一輛全新海豹車上,按下啟動電源後,全車進行了通電,並且能安全行駛,說明了海豹左右兩側被撞擊後,電池組外部沒有受到擠壓變形,內部結構完好,沒有漏液,可以正常工作。
很多車友通過這次對比亞迪CTB技術的測試,對CTB技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不知道裡面的奧妙。
CTB技術的靈感來自於「蜂窩」,比亞迪設計出類似蜂窩形狀的鋁合金結構,並融入了刀片電池技術,電池包與車身剛性連接,形成了高強度的「整車三明治」結構,車身底盤穩固,平衡整車重心,使得整車強度大幅度提高,對於用戶來說,有了比亞迪CTB技術,可以做到高品質出行的不二之選。
希望比亞迪能把CTB技術分享給其它電動車品牌,車友們買電動車,就不會擔心電池安全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