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雄激素,很多人都有耳聞。其實雄激素中的「生力軍」就是睪酮,也稱睪丸酮。由男性的睪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腎上腺亦分泌少量睪酮,具有維持肌肉強度及質量、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神及提升體能等作用。睪酮還具有維持肌肉強度及質量、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神及提升體能等作用。睪酮會影響人體多個系統和功能,包括血液生成、體內鈣平衡、骨礦化作用、脂代謝、糖代謝和前列腺增長。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它對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包括增強性慾、力量、免疫功能、對抗骨質疏鬆症等功效。
男性體內最主要的雄激素——睪酮
睪酮的生理作用貫穿生命全過程
胎兒胚胎期
雄激素決定了生殖器的分化,使外生殖器分化成陰莖。如果胚胎時期缺乏雄激素的刺激,原始生殖器就會向女性型轉化,而且容易發生隱睪,為成人後的生育埋下隱患。到了男性青春期,雄激素開始猛升,此時男性開始具備產生精子和進行性行為的能力。這時雄激素開始刺激男性性器官發育,刺激和保持第二性徵的出現,如出現喉結,聲帶增厚而聲音低沉,陰毛、腋毛、鬍鬚的生長,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顯示出男子的陽剛氣質。陰莖、前列腺、精囊的發育生長也需要雄激素的刺激。因此,有些睪丸發育不良的人需要長期補充睪酮,才能保持男性的體態和功能。
20~30歲青春期
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達到最高峰,促進和維持性功能,男子的性慾要求、性興奮的發生和勃起的能力,都需要雄激素作為「助動力」。如因睪丸疾病和損傷,造成睪酮減少和消失,就會失去對性活動的要求和勃起功能。
40歲後中老年期
雄激素的生成量開始明顯降低,一旦過了50歲,男性體內的雄激素分泌量會減少約1/3,有的下降屬於生理變化,在正常範圍內;但有的人會出現明顯的雄激素缺乏症狀,降低生活質量,並對多種器官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如在體能方面會表現出全身乏力、失眠、周身酸痛,在精神方面表現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無緣無故發脾氣,更重要的是在性生活方面表現出性慾降低等。上述表現在醫學上稱為「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LOH)」,即人們習慣理解的「男性更年期綜合徵」。
六類男性最容易「缺雄」
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曉峰指出,除年齡以外,有六類人是男性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症的高發人群,包括工作生活壓力大、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抑鬱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煙、酗酒等)、生活環境惡劣、缺乏鍛鍊以及腹部肥胖者。
專家提醒,男性如果出現性慾減退、陰莖勃起的次數和質量下降(夜間明顯),情緒變化大、抑鬱、疲倦,肌力和肌肉量減少,肚子越來越大,易骨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潮熱等,就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缺雄」了。
男性體內最主要的雄激素——睪酮
為什麼這六類男性容易「缺雄」
1.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長期處於負反饋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控制看人體性激素的分泌。就像組建一個公司,總經理(下丘腦)管著科長(垂體),科長管著組員(睪丸或卵巢),組員有時候會向總經理反饋一些信息,影響和調整總經理的決定。這是一個相互影響和制約的系統。同樣,睪丸分泌雄激素,受到它的上級——垂體的控制;而垂體的行為,受到它的上級——下丘腦和大腦皮質的控制。下丘腦-垂體-睪丸軸是調節睪丸分泌雄激素的主要系統。然而,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的男性,長期處在應激狀態下,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旺盛,會形成一個負反饋,抑制垂體的功能,讓「總經理不管事」,「組員」不能正常工作,繼發性地造成雄激素缺乏。
抽煙、喝酒破壞睪丸功能,導致雄激素水平下降
抽煙會影響血管內皮功能,循環功能也隨之下降,造成睪丸內氧化活性因子活躍,睪丸功能受牽連。煙草中的有毒物質還破壞專門製造睪酮的睪丸間質細胞。一旦睪酮缺乏,陰莖勃起就沒有了驅動力。酒精則是直接妨礙睪丸生產睪酮,同時在酒精刺激下,肝臟會加快對睪酮的處理,睪酮被分解轉變成其他物質而導致「缺雄」。
男性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很「要命」
有多項研究顯示,在中老年男性中,內臟(腹部內)脂肪的蓄積與性腺功能減退密切相關。過度肥胖會使男性體內的雄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會明顯升高;而雌激素水平增高又反過來對抗雄激素的作用,造成男性身體肌肉的減少,促使脂肪的形成和男性的乳房發育,造成惡性循環。此外,肥胖的人還常常伴有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使雄激素進一步減少,致使脂肪增多。
男性體內最主要的雄激素——睪酮
「缺雄」吃什麼
含鋅食物
缺鋅可引起精子數量減少,性慾下降。含鋅量最高的食物是牡蠣肉,其次有牛肉、花生、馬鈴薯等。
含鈣食物
鈣離子能刺激精子成熟。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大豆等。
含精氨酸食物
精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常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於補腎益精。此類食物有雞肉、鱔魚、泥鰍、紫菜、豌豆等。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A、E和C都有助於延緩衰老及性功能衰退,它們大多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缺雄」的防治行動
對於症狀表現並不是太嚴重的男性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症,未必一定要採用雄激素補充治療,最有效的措施是掌握一些自我保健要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睡眠、學習與工作都要有定時的節奏,讓人體內的「生物鐘」始終處於穩定與有規律狀態;舒緩情志,積極向上,保持和堅持原有的愛好,堅持運動和鍛鍊,避免久坐;培養業餘愛好與特長,例如繪畫、音樂、集郵、花卉、上網、書法、舞蹈、棋類、剪裁、廚藝等,努力豐富與充實自己的生活;學會樂觀、制怒、制愁,遇事多從歡樂、愉快的方面考慮,不想悲傷、憂恐之事;攝入營養素平衡,戒除和避免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保持旺盛和有規律的夫妻性生活尤為重要,當一方出現情緒波動等症狀時,另一方要強制自己主動謙讓。
對於中老年男性來講,雄激素缺乏往往伴隨有身體其他慢性疾病出現。因此,應積極控制和治療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避免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代謝綜合徵的出現。
(文/博士 羅勤 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h2DVXkBMMueE88vPM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