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盲目補充雌激素不可取
各種激素的不同水平,是區別男女的關鍵物質。適當的雌激素能讓女性更加嫵媚、富有女人味,尤其體現在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及維持上。因此,對女性來說,雌激素的價值是任何其他物質都無法替代的。雌激素重在均衡,體內雌激素的不足或過量都會造成健康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雌激素不足的危害
皮膚無光澤。
皮膚柔嫩和真皮里的玻璃酸酶存在關係,當雌激素和玻璃酸酶融合在一起時,皮膚方有許多營養物質與水分,從而顯得細膩、柔滑、極富光澤。
形體鬆弛。
雌激素欠缺會導致內分泌障礙,影響脂肪代謝,人體會產生肥胖;若脂肪從胸部流到背部,還會造成乳房下垂、變形、外擴、萎縮、鬆弛等。
嗓音粗大。
雌激素直接關係到女性嗓音的改變。
易於閉經。
太瘦的女孩子易於閉經,這種現象實際上和雌激素不足存在聯繫。部分雌激素源自生成的脂肪組織,太瘦往往表明脂肪組織缺乏,相應地雌激素也可能存在不足,情況嚴重時可造成閉經。
不孕。
雌激素可加速子宮發育,讓子宮肌壁變厚、增加血流,為發育胚胎創造了環境;可軟化、擴張宮頸、讓黏液增加、變稀,有助於精子穿過宮頸與卵子相結合。雌激素不足增加了女性受孕的難度。雌激素約95%通過卵巢分泌,剩餘的雌激素則源自腎上腺的分泌。所以,確保雌激素充足,關鍵在於防止卵巢早衰。
雌激素過量引發的健康問題
雌激素並非多多益善。「過猶不及」,雌激素過量則可能帶來不少健康問題。
乳腺增生。雌激素太多可能對乳腺組織刺激較大,造成乳腺增生。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型腫瘤。局部的肌瘤組織對雌激素有著較高靈敏性,是子宮肌瘤的關鍵引發因素。
子宮內膜癌。雌激素太多可能造成子宮內膜增生過度,進而導致婦科惡性腫瘤,即子宮內膜癌。
補充雌激素的幾大誤區
從上文可知,雌激素水平維持在穩定、均衡狀態非常關鍵!然而,實際上大部分女性存在雌激素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年齡超過40歲的婦女,是雌激素不足的主要人群。所以,此類人群應補充雌激素。然而,許多人在補充雌激素時都存在以下誤區。
1.忽略了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後女性會出現雌激素不足狀況。然而許多女性往往忽略了更年期症狀,結果錯失補充雌激素的機會,給自身健康帶來威脅。
怎樣判斷自己更年期到來?評估標準為:年齡大於40歲,10個月里月經周期長度發生了2次改變,即和從前的月經周期長度相比,差了七天多時間。
女性在圍絕經期補充雌激素,可以改善更年期相關症狀,降低今後患上慢性病的風險。專家指出,女性在65歲之前適度補充雌激素,可增加記憶時長,改善語言記憶能力,對改善許多老年症狀,防止骨質疏鬆、心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等都大有助益。因此,女性朋友一旦發現自己進入更年期,就要及時檢查,及早補充雌激素,為預防衰老奠定基礎。
2.一味使用保健品。
許多女性在確定自己進入更年期後,知道要補充雌激素,但不知道如何補充,就跟著同齡人後面,看人家買什麼,自己就買什麼,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卵巢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雌激素,使用外源性激素會造成卵巢功能退化,埋下健康隱患。
長時間服用保健品或保健藥物,可能導致機體過於依賴外源性激素,誘髮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女性均可以開展激素治療,在這之前要進行乳腺、子宮方面的健康檢查,再結合檢查結果擬定恰當的治療計劃。補充雌激素也存在許多關注事項,比如何時補充、補充的藥物劑量及種類等。此外,長期服用大量雌激素會引髮乳腺癌、血栓等疾病。因此,補充雌激素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
3.任一年齡段均可開展激素治療。
更年期激素治療存在明顯的時限性,一定要在有效時間範圍內進行,這個時間段為60歲之前或者絕經後十年以內。
4.雌激素補充治療可能增加患癌機率。
乳腺癌的發生率與年齡存在正相關,即年齡愈大,風險愈高。所以,即便更年期女性不接受雌激素補充治療,也有著不低的乳腺癌患病風險。最為關鍵的一點,更年期女性在進行激素補充治療時,使用的大多為天然雌孕激素,在治療的頭5~7年里不會增加患癌風險。
文/楊瑩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