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涼血止血養心
側柏,又名扁柏,柏科常綠喬木,小枝扁平,直展成一平面,兩面相似。球果長卵形,種子長卵形,無翅。全國各地分布。中醫學上以嫩枝與葉入藥,性微寒、味苦澀,功能涼血止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崩帶等症;種仁亦入藥,性平,味甘辛,功能養血、安神、潤燥,主治驚悸、不寐、便秘等症。民間驗方精選如下,供參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腸燥便秘
側柏子仁15克,火麻仁15克。水煎服或研末吞服。
自汗盜汗
側柏子仁10克,浮小麥15克,糯稻根15克,紅棗5個。水煎服。
月經過多
側柏葉15克,生地黃15克,墨旱蓮10克,茜草炭10克,制女貞子10克。水煎服。
扭傷
鮮側柏葉、鮮鵝不食草各適量。共搗爛炒熟敷患處。
脫髮
側柏葉120克,當歸60克。焙乾研末,水泛為丸,每晨用淡鹽水送服10克,20日為1療程。
黃疸型肝炎
側柏根皮100克。水煎服。
子宮出血
側柏葉10克,艾葉炭10克,蒲黃炭10克。水煎服。
文/韓學儉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