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會」官僚作風是普遍現象嗎?低層次的表現,上不了台面

2019-09-17     七品教育

隨著2019級新生入學,湧現了很多關於校園的很多話題,軍訓、三代大學生的入學場景、父母遠送的目光和大學生對大學新生活的規劃……

圍繞在大學生活中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剛進入大學,要不要參加學生會。我相信這是很多新生都存在的困惑。至於讓他們困惑的原因,我們也可以略知一二。

他們期待這個「新鮮」的集體,期待在其中能夠發揮一己之長和學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積累書本以外的經驗。但是,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望而卻步呢?怕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了。

這些新生沒進入學生會之前,一定對學生會的「種種表現」是有所耳聞的,其中,官僚作風就是這「種種表現」之一。大學「學生會」的官僚主義作風是低層次的表現,上不了台面,但是為什麼在大學裡這卻是普遍的現象?

首先,大部分問題的開始都可以歸結為思想上的問題,沒有思想何來行動。我們可以追溯到這些大學生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從他們小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聽話」一詞,在家裡受著家長的管教、在學校受著老師的管教,甚至受著一些班幹部的管教。外界的勢力在壓制者他們,他們想要反抗。

所以,一旦他們獲得權力,不管他們管理的對象是不是當初管理他們的對象,他們極力想成為掌握權力的那個人。久而久之,他們的身份就會從被管理者轉換到管理者,這是他們樂意看見的。

其次,當他們獲得這種虛擬的權利的時候,他們需要通過一些事情來體現或者是告知周邊的人,他們是一個有權力的人。那麼我們就會很容易地看見一些事情——學生會主席下達命令,後面會有一群人跟著附和、學生會主席的一句「辛苦了」,蜂擁而至的便是一群「無私奉獻」的人、「不辭辛苦」的人。

「X主席的名字是你叫的嗎?」、「以後把X主席喊學長」這是之前發生的新聞,由此引髮網友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學長是比X主席更好的稱呼。

最後,「學生會」敢在學校恣意妄為,學校就真的一點都不清楚嗎?我想未必。當學生會出現這樣問題的時候,學校應該主動參與管理,不應該讓這股不良之風隨意傳遞。

什麼時候一個人的膽子會越來越大,就是不斷試水之後發現自己不用承擔什麼後果,學生會部分學生也是如此,所以「學生會」的官僚之風才會愈演愈烈。當出現「官僚之風」時,學校應該及時制止。

一旦出現此種現象,學校要加大懲罰力度,從根源杜絕這種現象的出現。只有學校做出努力是完全不夠的,學生自己也要不斷地學習,不要讓自己論文「官僚主義」的奴隸。作為一個在校的大學生,哪有什麼權利不權力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拼搏努力、不斷地增強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NhtTG0BJleJMoPMZL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