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不好,就能代表初中成績不佳嗎?中學老師這麼說

2020-03-03     七品教育

通俗來說,許多人所認為的成績是每個人在學生時代經歷在校系統學習後進行評估所得出的分數。它困擾著很多在校的學生,在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中它貫穿始終。

人生中真正開始討論成績的階段是六年的小學生涯。作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也是每個人從小開始正式學習文化課程的重要階段。

進入小學校園的第一天,許多小學生還都不太會寫字,回家的作業所需完成項都是家長們過來抄寫的。

一段時間逐漸適應下來後,小學生就會自己從拼音開始到會寫簡單的漢字,再經過一系列的教育,各科教師上課講解各科專項內容,學生認真聽講後,便擁有了可以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能力。

這個階段後,各科教師會針對每一時階課程所學會進行一次卷面的考核,考核結束所取得的分數,便是小學生的成績。這也是他們人生第一次接觸到成績。六年下來,學期過半會進行期中考,每一學期結束前會進行期末考,通過成績的形式反饋給家長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

隨著小學階段年級越升越高,題目難度相較於前一年級時期有所提升,從預習複習再到作業考試,家長們最頭疼的就是孩子的成績。

許多家長在看到成績後不理想時,都會倍感焦慮。尤其是小學六年級即將升入初中的學生的家長們。家長會看見孩子的成績排名,心中更擔心孩子的以後。害怕孩子小學成績不理想,初中跟不上課程進度。

小學時期成績稍有落後的學生的家長,在初次見到中學教師時就會問,「小學階段成績不太好,上初中後成績是不是也很難考好?」許多中學教師的答覆是小學階段的成績稍落後在初中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就此定性了。

對於即將升入初一的學生來說,部分知識是小學階段的拓展,小學階段基礎牢固紮實,銜接到初中時會相對而言輕鬆不少,成績也會更快提升。

但是這也並不代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稍落後在初中就會一直差下去。任何學習階段都是有一個銜接性,小學階段的知識不可能初中一點都用不到。

如果一個學習階段是獨立於其他學習階段所存在的,何不跳過小學與中學階段直接進入大學階段?事實證明,每個學習階段都是上一個學習階段的拓展,具有銜接性。

但是也不可以片面地就斷定,小學成績不好,初中成績就會不佳。小學三門主科為主,而且只要是用心聽講,幾乎沒什麼難度,極少會有超綱的題目。

步入初中後,學生開始脫離小學的稚嫩,邁入青春期,會產生逆反心理,身體也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面對要學的課程七八門,老師的教學方法上也逐漸開始要求自主學習,學習的課程重點以及知識深度廣度和小學完全是不同的。每個人在初中這一時期宏觀認知會相較於小學發生巨大變化。

在初中起步階段,對於六年級升上來的所有新生而言,可以說大家起點都是相同的,沒人經歷過初中課程,學習方法以及習慣都是小學所使用的。

逐步往後,會慢慢形成分水嶺。成績會出現很明顯的高低。部分小學階段成績平淡無奇的學生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利用好了初中的黃金三年,使得自己成績名列前茅。

成績只是用來衡量一個人在不同學習階段所積累收穫到知識的測試評估 。小學到初中階段,每個人體質都各不相同,對營養的吸收能力也不同,抵抗力效果也不一樣,但是後天可通過接種疫苗來提升抵抗能力;

每個人自身對知識的接受過程不一樣,對於知識消化的能力不同,最終呈現出的成績也不同;經過後天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自我學習能力的認知可以慢慢提高成績。

總之,小學成績差並不會直接決定了初中就註定不佳。成績的提升是需要不斷通過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積累所得來的。

有些時候,過分拘泥於成績本身反而會適得其反。即將升入初中的學生,到了准初中階段,需要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上課認真聽講,端正學習態度。即便是小學階段成績不佳,家長正確引導,初中成績也會卓有成效的。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權從來都不在別人的手裡,而取決於你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wjzoXABgx9BqZZIxC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