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是增值稅上的概念,跟所得稅和會計核算都沒有直接關係的,所得稅看的是企業規模和利潤情況,會計核算依據的是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有槓精看到這裡就想槓一句:「小規模他小啊,用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一般納稅人不是。」
新註冊的小公司也可以是一般納稅人,用的不也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嗎?所以真的是沒半毛錢關係。 那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在納稅核算上到底什麼不同呢 ?貓叔總結了以下6點兩者的區別!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1.認定條件不同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必須≤500萬元,一般納稅人沒有這個標準限制。
這裡的年應稅銷售額,是指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徵增值稅銷售額,包括了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
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500萬元,就要強制升為一般納稅人。
2.稅率不同
一般納稅人的稅率, 分別是 ,13% 、9%、 6%(不同行業不同業務,適用稅率也是有差別的)
例如:
銷售或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等適用的是13%的稅率;
提供交通運輸服務、交通運輸服務、郵政服務、建築服務、銷售不動產等適用的稅率適用9%的稅率;
銷售無形資產、電信服務、金融服務、生活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適用6%的稅率
另外:進出口企業出口貨物,享受退稅,適用0%稅率。
小規模納稅人 是按照 3%的徵收率統一徵收;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租賃不動產的稅率是5%
一般納稅人也可以選擇簡易計稅,適用3%或5%的徵收率,不過簡易計稅項目是不能抵扣進項的,這點比較特別。
3.徵收方式有不同
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核定徵收,或者查帳徵收。
一般納稅人不能核定,只能查帳。因為在一般納稅人認定的時候,就需要你有會計制度、能準確進行會計核算。
核定徵收是指由於納稅人的會計帳簿不健全,資料殘缺難以查帳,或者其他原因難以準確確定納稅人應納稅額時,由稅務機關採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納稅人應納稅款的一種徵收方式,簡稱核定徵收。
4.計稅方法不同
前文有說過,一般納稅人有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兩種,小規模納稅人只有簡易計稅方式。
一般納稅人每月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本期銷項-本期進項-前期留抵進項。
小規模納稅人不存在進項稅抵扣說法,因為小規模執行的是簡易計稅方式,在稅率上優惠了很多。而且還有按季不超30萬(按月不超10萬)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所以,稅負很低。
即使取得進項專票,小規模也是不可抵扣的。如果一般納稅人取得小規模的開的3%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進項只能抵扣3%的進項稅額(農產品例外)。
一般納稅人比較常見能使用簡易計稅的項目有:公共運輸交通,建築業的清包工和甲供工程,物管公司收取自來水水費,教育輔助服務,非學歷教育服務,電影放映,倉儲,裝卸搬運,收派服務,文化體育服務等。
5.申報方式不同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按月申報,每月需要抄報稅,在申報前勾選確認抵扣發票,發送增值稅申報表。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也可以選擇按月申報,選擇季報的小規模納稅人會計,不要忘了每月上去抄稅清卡,不然會被鎖盤,開不出發票,造成不便。
6.稅收優惠享受的不同
一般納稅人能用,小規模不能用的
(1)機票、火車票等運輸服務抵扣
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納稅人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暫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進項稅額:
1.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為發票上註明的稅額;
2.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3.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的,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的進項稅額: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4.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小規模能用,一般納稅人不能用的
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按季銷售額3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兩者都能用的
1. 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範圍,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元(按季度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
2. 受疫情影響,對納稅人提供公共運輸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來源:貓叔說稅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並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