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水,處事如槳,待物如舟

2019-12-01     樵夫侃文化

讀書貴在明理,明理貴在做人,做人貴在處事,處事貴在待物。

然明理易,做人難,處事雜,待物繁,有多少人走在第二步的時候,就已經心力交瘁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又貴在打磨。

沒有人,是從剛一生下來,就學會了走路,跌倒、失敗、爬起來,再跌倒、再失敗、再爬起來……一步一步慢慢就能把路走穩了。

生活,就是最好的良師益友,那些一步步走過來的經歷和閱歷,能慢慢教會我們,懂得更多,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和總結,總能找到不斷前行的方法。

相信自己,就是不斷前行的動力;相信別人,就是不斷前行的助緣!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夢想,都需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為能量,充實略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

做人如水,處事如槳,待物如舟。

01

做人如水,水柔軟隨和蘊含生機和能量!

水柔軟隨和,是沒有形狀的自然物質,熱的時候化作氣霧煙雲湯汁液雨,冷的時候又結成霜雪冰露膏,沒有形狀,卻與自然萬物形影不離。

有山才有水,有水才有林。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山水水育化成。山為水的老家,水為山的遊子。

道祖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

應非水善也,乃物之所需也,花草樹木離不開水,魚兒更離不開水。

一滴水,也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枯竭!

水,更多的時候,蘊含的是一種生機和能量,懂得時時刻刻處處為他人著想,用來處事卻不宜,處事得槳。

02

處事如槳,槳剛強有力傳感激情與動力。

在平靜的湖面上,水是不動的,舟亦不動,處事若永如湖水一般平靜,那是一事無成的。

古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那是閒暇之餘的心性修持和畜養,無靜不足以明理,無儉不足以聞德。

處事需要用槳,槳剛強有力,又識水性,三劃五劃,舟則開始動起來了,眾人齊劃,舟則突飛猛進,激情與活力昂揚。

雖然如今都是螺旋槳,不需人力來劃,只需抓好方向盤開動馬達就動力十足了,但同心協力划槳的道理,依然還是最直接有效的動能。

03

待物如舟,舟平穩安然具足機能與性能。

泛舟水上,先要保持舟身的平穩安然,古時舟身常浸水,椿木氣實而堅又不過沉重,拼接完整填充無縫隙之後,刷上桐油反覆曝曬,泡水方能經久。

舟身要常保養,檢查,有漏洞要及時修補完善,現代大多採用性能優越的鋼板船,無此憂慮,但保養措施更多。

水靜舟不動,需要槳來劃;波開舟微搖,儘量坐在中間身不晃;前輕後重快,儘量坐在後頭壓壓艙;浪來迎頭騎,如履平地走……

物各有性,先識其性,再放到合適的地方,易碎的需要輕拿輕放,小心保管保養,整齊劃一,再用如新!

做人如水,處事如槳,待物如舟。

話雖如此,也存在不足不美的地方,得看具體場合,場合不對,有人就會覺得做人如水是媚骨,或者覺得處事如槳是出風頭,也許覺得待物如舟是做作,各人理解不同,評說也就自然不同。

總之為人、處事、待物,簡單真誠就好,相信自己,自己覺得對的問心無愧的,就堅持下去,真若發現錯了,就靜下心來,自省修正,多聽聽他人正確的批評,也同樣是學習和成長。

相信自己,就是不斷前行的動力;相信別人,就是不斷前行的助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Tk_yW4BMH2_cNUg0_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