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懂得思維跨界的人,都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

2019-08-02     樵夫侃文化

世界是思維交織的孕育,文明是文化雜糅的融合,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意識流,才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主體。

從工業文明到網際網路,再到大數據與AI智能,三百年鐵樹開花的歷程,讓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越來越微妙……

曾經單一垂直的哲學思維,僅適合工業文明的技術領域;曾經縱橫交錯的互聯邏輯,已遭遇到了天花亂墜的流量瓶頸。

當所有的事物都開始緊密交織在了一起的時候,外在空間的延伸範圍也就越來越小,唯有思維跨界,或許能穿越意識蟲洞,進入到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維度空間……

當下,跨界思維正在顛覆人類所有的認知與想像,讓正在淪為傳統領域的您,或許壓根兒就找不到對手是誰,一切都在不知不覺當中悄然變化,不知如何是好?

事實上,每一位懂得思維跨界的人,都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只因傳統文化本身,就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跨界思維,只是知道妙用活用的人,寥寥無幾!

01

河圖洛圖太極陰陽圖伏羲八卦圖天干地支星宿等,所有這些文化基因,都是網際網路思維和跨界思維的母本!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無止境,修無止境,行無止境。

唯有追根溯源,才能覺悟文化的基因,流淌出文化的血脈,還原成萬事萬物本來存在的道理,數窮宇宙虛空之中的無窮奧妙,如此思維才能跨越時空……

向來紛繁複雜萬千世象,由來極簡,簡到虛無玄妙之處,便是天機。雖然天機不可輕泄,道理卻一直分明:簡單就是包羅萬象的根蒂,無所不有的樞紐。

古時精通上述這些文化基因的術士或仙師,就像從大數據中心查閱實時信息一般,對被查閱人的行為和動態以及未來狀況都了如指掌。

傳統文化思維跨界的領域,囊括天文、地理、人事、曆法、氣候變化、法術、兵法、醫學、武術、生理、命理、物理、數學、奇門、風水、丹道、藝術、技術、科研等等等等一切所有存在領域……

02

儒釋道及諸子百家從方方面面窮透了自然宇宙虛空的道理,卻都只強調一個說法略有不同的厚德載物!

世間萬物的生機,都來自陽光和雨露,所以陽光普照大地,雨露遍灑人間,這都是老天爺的造化。

老天爺是萬能的,應為跨界思維之王,思維跨界之主,所以儒釋道和諸子百家的各方講述,都離不開老天爺的影子。

大概是:人生天地間,渺小如塵埃。起心動念都與老天爺(自然氣候)全息同頻。

大概世間,也只有德,如陽光雨露一般,周流萬物而不虛,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化育,應是這個世界的本來模樣!

真正懂得思維跨界的人,應該以更長遠的眼光為發展戰略,與德道同行,與時代接軌!

03

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開物成務、觸類旁通與活學活用,達到無中生有、萬物為用的虛無境地!

真正具備傳統文化功底的人,都知道恬淡虛無和順其自然的操守,能接受和容納一切新鮮事物,懂得凡事蓄養和儲存的妙用。

他們的思維不古板、不固執、不僵化,源泉永遠鮮活,喜歡獨處或靜處,習慣處處留心,搞清楚搞明白任何事物細微之處的來龍去脈,講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博學,絕非是形上學般的投機粗淺。

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明白了,用在其它事物的解析層面,道理也是相通相關的,萬事萬物都心心相連息息相關,所以上古伏羲能達到感而遂通的修為境地,這才是天地之間最可怕的跨界思維!

這種可怕的跨界思維,道家叫做無,佛家叫做空,儒家叫做中庸。

儒釋道三家,不是不懂得思維跨界,而是旁通窮透之後,明白了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人與萬物的和諧相處……

所以中華文明才源遠流長!

每一位懂得思維跨界的人,都源於傳統文化的靈感,或是天生就延續流淌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和血液,只是不知不覺而已。

有人把這種靈感用在正道,也有人把這種靈感用來巧取豪奪,都是各自的選擇,目的不同結果自別……

但無論如何,自然融合的現象,是符合天道的。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共同進步才是長足發展,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妙趣天然本自如,

如來如去水中游;

忘卻光陰分四象,

方知歲月合一圖。

——關注樵夫,帶您遨遊不一樣的文化視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cJEw2wBJleJMoPM6u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