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一個有關於閱讀的想法在深圳冉冉升起。秉承著營造書香社會、實現市民文化權利的宗旨,深圳讀書月應運而生,時至今日,這個文化品牌已走過二十個年頭。
深圳作為新興城市,致力於創造自身獨有的新興城市文化,更致力於挖掘被埋藏的深厚歷史。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質,不止體現在歷史、建築這些「硬實力」中,市民素質、文化氛圍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深圳讀書月就讓深圳的城市文化品質添上了與眾不同的亮麗色彩。
以快節奏聞名的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曾作為標語掛滿大街小巷,「三天一層樓」的深圳故事更是傳遍了大江南北。在快節奏下,城市經濟、城市建設都得到了飛速發展,這不免讓人擔憂起需要時間沉澱的城市底蘊來。而深圳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的答案,通過深圳讀書月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慢下來」的平台,一個充實自我、提升內在的僻靜之所。
幾名市民在龍華人民路一家咖啡書店看書、學習。(圖片來源:寶安日報)
作為城市裡極其重要的一員,市民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都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是外界了解一座城市最為直接的途徑;由此,提升市民素質及文化素養也成為一座城市提升文化品質的重要一環。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雖然不能說能改變人的命運,卻能夠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事作風,能夠豐富人的知識深度及廣度,無疑是提升市民素質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更為重要的是,不斷地閱讀能夠提升市民對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深圳作為「創新之城」,對新事物的渴求是最具標誌性的城市文化品質之一。深圳市民在閱讀中汲取創新的養分,在閱讀中獲取創新的土壤,為城市建設建言獻策、添磚加瓦。
二十年來,深圳讀書月舉辦了8000多項活動,累計吸引了1.5億人次讀者積極參與;深圳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在「全民閱讀」的氛圍下,深圳讀書月讓閱讀從「一個人的歲月靜好」變成了「一群人的思想狂歡」,走進深圳讀書月,靜默的閱讀中文化底蘊在一點點沉澱。
羅湖書城、南山書城、中心書城、龍崗書城、寶安書城……分布在城市各個中心的大型書城以及各行政區的圖書館、各社區讀書室等,無不彰顯著深圳建設學習型城市,提升市民閱讀品質的決心和行動。當閱讀成為一種常見的休閒活動,當越來越多的人走近書架感受文字的脈搏,深圳的文化增量令人矚目,它的城市文化品質提升有目共睹。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外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心靈」。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又一屆深圳讀書月即將落幕,但它所帶來的文化品質在深圳這座城市裡將不斷累加,永無止境。(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