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無國界,風雨同舟彰顯深圳特色

2020-04-21     深圳時評

最近一段時間,個別外籍人士入境後在公共場所不守規則、屢屢鬧事,類似北京「跑步女」、上海「洋女婿」、青島「插隊生」的事件不斷挑動著輿論場敏感的神經,引發了人們對外籍居民可能持有特權的擔憂、質疑和焦慮。網絡上更是出現了諸如「廣州30萬黑人或引爆二次疫情」「廣州1000多外籍人員為陽性」等針對外籍居民的謠言,此類聳人聽聞的謠言引發了公眾的緊張和猜疑,對外籍居民融入當地生活、中外友好交流等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當前,嚴防境外輸入仍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待不守規矩、屢屢挑戰社會公序良俗的外籍居民,理應一視同仁,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儘可能避免疫情的反彈和擴散。但也該警惕禍及他人,搞「連坐」歧視外籍人士等不理性的聲音。

病毒面前,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籍有別、膚色不同不會影響全球人民同舟共濟、共擔風雨。在極端個案背後,更多的是「紹興外籍人士結伴加入志願者隊伍」「成都一企業外籍雇員聯繫家鄉企業捐贈口罩」「在深韓國人捐款支援武漢」「在深美籍志願者用視頻溝通為負面情緒建立出口」等跨越國界、溫暖守望的抗疫故事。

近年來,深圳正努力實現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發展目標。2019年10月14日,深圳標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總結大會,深圳市以優異成績通過考核,成為全國「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匯聚於此,在這裡揮灑汗水,奮力前行,提供夢想成真的多種樣本,也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

在疫情防控期間,深圳許多外籍居民積極投身到抗疫工作中,組織捐款、集體捐贈口罩、加入志願者隊伍,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與深圳同呼吸、共命運。深圳也在用最大的善意對待外籍居民。市外辦聯合市衛建委每日發布中英雙語疫情通報,通過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各類渠道對外公開,及時傳遞有效透明的實時疫情動態;市外事、衛健、醫保、人社、公安等部門聯合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外籍人士有關問題解答》,權威回答疫情防控、疫情期間出入境政策變化、停工期間工資保障等方面問題;外籍人士最集中的蛇口街道和招商街道相關工作人員及時跟蹤外籍人士反饋和疑惑,隨時隨地通過私信、電話處理回答外籍居民的各類問題……

疫情在全球蔓延,與國籍、膚色並無聯繫。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指出,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對所有外國在華人員一視同仁,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深圳也一直在踐行這一理念,不歧視、不針對任何特定人群,用平等的姿態、善意的舉措讓在深外籍居民感受到和中國居民同樣的關愛,因為「來了都是深圳人!」

疫情防控已然進入常態化階段,深圳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生產生活秩序正全面恢復。膚色差異和國別不會影響社會前進的腳步,但歧視和偏見會。摘下有色眼鏡,以正常的眼光、平等的態度歡迎外籍居民融入當下生活,讓各領域的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發揮優勢、作出貢獻,相信距離奪取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已經不遠!(梁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GGnnEBnkjnB-0zbd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