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蛋,又稱皮蛋、變蛋、灰包蛋、包蛋等,是一種中國傳統風味蛋製品。主要原材料是鴨蛋,口感鮮滑爽口,微咸,色香味均有獨到之處。松花蛋不僅為國內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盛名。
經過特殊的加工方式後,松花蛋會變得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聞一聞則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撲鼻而來,是人民群眾喜歡的美食之一。
無鉛無泥的「松花蛋」製作方法,口感鮮滑爽口,香氣撲鼻而來!
(一)步驟
料液配製、檢驗、入缸浸泡、檢查(分四次檢查) 、出缸、清洗、晾乾、分級、包蠟、成品。
(二)製作方法
1.備料
以加工100個蛋為例:純鹼325克,生石灰1.5公斤,食鹽0.175公斤,茶葉末 30克,水5公斤。
2.料液配製
按原料配比將茶葉末加熱煮沸,加人食鹽、純鹼,攪勻後加人生石灰,充分攪勻後靜置冷卻至18℃左右,即可準備入缸。
3.料液檢驗
料液必須經過檢驗方能入缸。檢驗方法:把鮮蛋的蛋白滴入料液中,經過15分鐘,若蛋白又變成稀液,表明料液中減量合適,若凝固的蛋白質30分鐘內變為稀液,表明料液的減量過多,需加冷開水適當稀釋後再檢查,直到合格後才能入缸。
4.選蛋入缸
將挑選過的蛋輕輕裝入缸內。將蛋裝至距缸口10-15厘米時,上面蓋上竹蔑墊。
5.料液浸泡
將檢查合格的料液加人缸內。料液入缸的溫度,冬季為19-20℃;夏季為15-17℃;春季為17-18℃。
6.浸泡管理
浸泡期間應經常觀察是否有蛋露出料面,發現蛋露出料面時應補充稀料液或冷開水;室溫宜控制在15-25℃,定位的缸不得移動,以免影響蛋的凝固。
7.浸泡時間
浸泡時間的長短決定於溫度的高低和純鹼、石灰的比例用量。一般夏季要浸泡24-28天;春、秋、冬季需30天以上,皮蛋是否成熟應通過抽樣檢查,最後確定出缸。蛋入缸後應每隔10天檢查一次,出缸時再檢查一次。
第一次檢查:檢查蛋白的凝固情況。檢查方法:取樣蛋3個,用光照透視,若蛋白似黑貼皮,說明蛋白凝固不動,屬正常,不用動;若蛋白像鮮蛋一樣,表明料液中減量不夠,應予補充;若蛋白全部發黑,表明料液太濃,要用冷茶水稀釋。
第二次檢查:剝開蛋殼,如蛋白表面光潔,褐黃中帶青,全部上色,說明情況正常。
第三次檢查:如剝開蛋殼見蛋白爛頭,粘殼,表明鹼性太強,要提前出缸;若蛋白軟化不堅實,表明鹼性不夠,需延長浸泡時間。
第四次檢查:用光照透視檢查,若全蛋呈灰黑色,尖端為紅色或橙色,剝開蛋殼見蛋白凝固,不粘殼呈黑綠色,蛋黃呈綠褐色,蛋白中心較小,表明皮蛋成熟,應及時出缸,避免老化。
8.出缸清洗,這樣松花蛋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