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打且「珍膝」,按合理的人體工程學打羽毛球,膝傷是能夠減少的

2020-05-05     羽毛球技術圈

據專家考究,人從猿進化的過程中,膝蓋是最不成功的,因此導致我們羽毛球運動中的膝傷痛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經過合理的人體工程學擊球,傷痛是能夠儘量減少的。

羽毛球上網擊球時用右腳腳尖強行剎停,右膝蓋超過右腳尖,無法控制自己重心,這對膝蓋傷害非常大,尤其是被對手吊球,衝上網去接,這是引起膝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正確的做法是,右腳跟先著地,然後倒「八」字順其自然過度到腳尖著地(如同開車動作,是腳踩油門而不是踩剎車)用左腳內側刮地充當剎車片進行「拖剎」以防止重心過度傾前,無法收回。

雖然會導致左腳鞋內側磨損,但這是正確的步伐,防止鞋邊磨損的方法有1個,就是貼2元一個的2X200CM醫用膠布。

重點之一是身體在擊球時,保持三角形重心穩定,讓自己的上半身重量在兩腿之間的所形成的三角形的中軸線上,能有效大大降低膝蓋的受重負荷,從而更好保護膝蓋。

左手千萬不要做「斷臂神尼」,一定要伸出以平衡身體,如同潛水艇的上舵,過平衡木,千萬別小看這平衡一下,長此以往,累積成致傷,平衡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人體力學。

擊球後,左腿順勢往前跟進一下,這樣會讓你後腿回動更快,磨刀不誤砍柴工,請記住這一關鍵細節。

後退回動時,上半身稍稍彎腰曲背的後退,會讓你退的更順和更快!

明白到這上網後擊球的原理後,舉一反三,你就會發現反手後場,正手被動後場,中場兩腰如出一轍。

年紀大了,身體累了,休息一下,控制一下自己的打球欲,各種高難度動作,就別學了,身體素質孱弱,基礎技術不過關,臨摹起來都是東施效顰,不得真傳,實在接不到,或就算了,換個方法改良一下,傷了身體不值得,畢竟是業餘,你再努力再有水平也打不到去市隊的,更別提說為國家隊效力了,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業餘打的就是娛樂球。

三分打球七分保養,珍膝---護膝---養膝,平日坐時經常拍打扭捏膝蓋和周圍關節,天氣即使再熱,也別讓風扇吹到膝蓋,如在家,辦公室,車內開空調,先遮擋膝蓋,秋冬天用熱水袋經常敷膝蓋,每逢三七二十一天,按時搽黃道益等的活絡油保養膝蓋,每天堅持墊腳靜蹲累計至少37分鐘。

即使不為打球,如能每天堅持,則到60歲後你也不坐輪椅,在家看球賽時,接電話時,玩手機時,洗澡時,充分利用時間重疊來做,堅持七天初見成效,七七四十九天後療效顯著,777天後,脫離護膝,「珍膝」-----貴在持之以恆的堅持。

養膝的時間-----時間擠擠總是有的,視乎您是否動手擠而已,一旦膝傷,則往事難追。

最後祝各位球友身體健康,無病無痛一世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oKp5XEBfwtFQPkdC-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