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步法招式並不難學,無非是交叉步和並步為基礎,要學以致用

2020-03-31     羽毛球技術圈

羽毛球向後場的移動,交叉步相比並步有這些缺點:

1、速度慢;

2、不易掌握平衡;

3、難以完善的發揮蹬轉揮拍的作用。

中國大陸羽毛球專業隊中沒有人是在正常狀態下後退中使用交叉步的,在一些中國台灣出的羽毛球錄映帶,裡面的教練有提到向後使用交叉步,大陸的書中也有向後交叉步的圖解,其實交叉步後退是本能反應,不需要特地學的,只有在來不及轉身作並步後退時才用,交叉步後退通常只在倉促後退中、短距離後退中使用。

它要比較並步後退的優點,只有一個:起動時不需轉身,因此在短距離的移動中交叉步與並步的優勢比較並不明顯,甚至因交叉步起動的簡練而顯得較快,但當移動距離在兩步或以上時,並步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

以右手持拍者為例,正常狀態下的由中心位置向頭頂區移動完成頭頂擊球的標準步法應該如下:

起動後(雙腳輕輕一跳,落地稍有先後),重心移向左後方,右腳發力令身體向左後方蹬起-左腳順勢向左後方墊半步,同時身體因右腳蹬力而轉身約180度,此動作有一個雙腳離地的過程-右腳落地再蹬起,左腳向後跨出,髖關節放鬆,左腳著地後回蹬,此動作即頭頂擊球的最後一步動作。

在非正常狀態下,例如來球太快,沒時間作起動調整,就要在簡單的起動以後,即以左腳為軸,右腳如圓規般劃向後,著地後即發力蹬地,左腳向後跨出,著地後回蹬,完成頭頂擊球動作,整個過程與前者相比是起動後的那一步沒有雙腳離地的過程,儘量保持身體重心在一個水平上不得起伏太大。

步法的招式並不難學,無非是交叉步和並步為基礎,但要學以致用,踝、膝關節的力量、下肢肌肉的爆發力、協調性、柔韌性都一樣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XbjLnEBrZ4kL1VioC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