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有公報,《2018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車輛通行費總收入5552.4億元,高速公路收費占了5168.4億元,大概可以造2條京滬高鐵。
我們每年在高速上交那麼多錢,其實並不是存到國庫里了,大部分是給銀行。
路的性質不同,錢的去向也不同
高速是可以分成2大類,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和經營性高速公路,這2者高速公路收來的錢去向不同的。
所謂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指的是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向企業、個人有償集資建設的高速公路。
經營性的高速公路指的是國內外經濟組織投資建設,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規定,受讓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權的高速公路。
拗口、難懂,沒關係,我給你打個比方。
高速公路和房地產比一下,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就好比是政府建的經濟適用房,是不求賺錢的。
經營性高速公路就好比是商品房,造起來就是為了賺錢的,就這2個區別。
2種路的收入用在哪
- 2種路的收入,大部分都要用來還錢
這2個不同類型的高速公路雖然每年都收那麼多錢,但是裡面的大頭主要還是在還銀行錢了。
全國高速公路投資總額中,大約7成都是向銀行借的。
2018年末全國收費公路銀行貸款總額達到多少?47744.2億元。
如果還是京滬高鐵來算,21條了。
都說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高速公路收來的錢當然就是還貸款了。
萬得資訊有數據,2017年全國高速公路的支出,還本付息的錢占到81.84%。
就像月薪1萬的人,每個月房子和貸款就是8000了,占比算是很高了,只有2000生活費。
- 經營性高速里程少,但賺的多還的更多
當然了,這2種高速公路的收支狀況還不太一樣,經營性高速公路的「小日子」,好像過得還更好一點。
雖然比政府還貸高速公路短了7300公里,但是經營性高速賺的錢反而是更多,還的錢也更多。
交通部有數據,2018年經營性高速公路的通行費收入是3410.1億元,還貸還了4250.1億元。
政府還貸高速公路的通行費收入是2016億元,比前面要少了1000多億,還款也是只還了3464.5億元。
之所以經營性高速公路賺的多,是因為它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省份,車流量更大,賺錢能力就更強。
就好比同樣是賣包子,在學校門口賣,掙得多,在自家樓下賣,就有可能少,你把它開到老遠、老遠的地方去,說不定要倒閉,對不對?
比如說廣東省,2017年廣東省的經營性高速公路里程裡面,就已經占了收費高速總里程的89.1%,都在那。
- 除了還貸款,2種高速路稅費相差較大
除了前面我們講還款的大頭,高速公路還有其他支出的,占比不算特別大。
養護成本占到5.52%,運營管理6.77%,其他費用1.65%。
這2種高速唯一的差別比較大的支出是稅費。
經營性高速公路的稅費支出大概要高出個246.6億元。
這個挺好理解的,經營性高速公路本來就是賺錢的,你想賺錢,正常合法納稅了,對不對?
對於政府還貸高速公路來說,更多是接近於公益性質的,減免的稅收就多一點。
沒人去的地方造條路,讓你們都富起來,的確不賺錢,那我為什麼還要交稅,都是支持的,對不對?
- 2種高速路的收支體系不太一樣
除了剛才說的,2種高速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差別,就是收支體系。
對於政府還貸高速公路來說,通行資金實施的是收、支2條線,這麼個規定。
具體點就是,收到的錢是要統一納入省級財政部門開設的銀行帳戶的。
資金的使用和支出管理,是按照《財政廳關於加強公路通行費財務監審的通知》來執行的。
打個比方,就好比你1萬塊錢的工資收來了,馬上就全部交給老婆了。
還貸也是她還,用錢的時候也是她用,你自己要用錢、要買包煙,你找你老婆申請,是這麼個意思。
經營性高速公路收到的錢,是會打到高速公路集團的帳戶裡面,再由集團統一支配的。
- 絕大部分高速收來的錢,還貸款都不夠
總的來說,國內的高速公路雖然每年收到的錢很多,但是也是沒有亂花的,想亂花其實也是沒有門的,也沒辦法的。
絕大多數的高速公路收來的錢都是用來還貸款了,都是不太夠用的。
像廣深高速這種特賺錢的這種高速,其實還是少數。
為什麼國內高速,限速最高只能120
這些年高速公路越造越長,越造越寬,2車道變成4車道,6車道也不是沒有。
但是限速標準一直都沒變,最高車速一直都是120。
為什麼國內的高速限速都是120?不是130, 不是119,不是150,怎麼算出來的?
德國不限速,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得好?
難道我們中國的水泥不如德國?
我自己不太信的,為了這個東西我也查了不少資料,這答案和我們想像中還不太一樣。
- 關鍵詞:高速
你如果也有興趣想要了解一下的話,不妨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高速」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你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