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白白,你家有沒有果香的白毫銀針?」小藍一臉神秘的說。
沒有,怎麼啦?
「哇,那我客戶喝的是新產品啊,我給你討了一點兒回來,你拿回去給你爸研究研究。哈哈哈,要是賺錢了,請我吃十頓火鍋就行。」
這小丫頭片子,神經雖然粗了點兒,但還是很關心我的嘛!
拆開她帶來的白毫銀針外包裝,是一個鋁製的散茶自封袋,密封性還算是不錯,雖然不能長期儲存,總算是比外省銀針的那個塑料自封袋要好多了。
稍微使了點力氣打開,撐開袋子,湊近袋子口,吸了一口氣,就有無數的白毫衝著面門直撲過來,下意識屏住呼吸。
這白毫也太嗆人了!
接著就聞見一股類似於花果香的氣味,可……這味道不太對呀!
再拿出白毫銀針的干茶一看。
什麼新產品,這分明就是存壞了的白毫銀針嘛!
02
既然說是「果香」白毫銀針,那就先來說說它的香氣吧。
干茶的香氣中,令人難以忽視的是那鋪天蓋地飛過來的白毫,但說那是毫香?似乎也不太對。
白毫的香氣常表現為嫩筍香、蘆葦香、稻穀香,而「果香」白毫銀針裡面的所謂毫香,更像是灰塵味。
這與白毫銀針的香氣,是完全不相符的呀!
至於果香嘛,干茶之中,確實有一種類似果香的氣味。注意:是類似果香,而不是真正的果香哦。
白茶中的果香,在壽眉餅裡面應該是最為經常出現的。
壽眉餅的果香是濃郁飽滿的,像果實成熟之後,果皮自然散發出的甜蜜香氣,而且香氣中是帶有一絲絲甜蜜的。
而這「果香」白毫銀針的氣味,卻像是有些變質發酸的梨子。
當一款茶的氣味與「變質發酸的水果」掛上關係,這茶還有可能劃入好茶的範疇嗎?
問題的答案,就不必小白多說了吧。
03
「果香」白毫銀針的外觀
單撿出一枚白毫銀針,可以看出它的模樣還是挺好看的,單個芽頭,小小一枚,而干茶的表面,同樣是被白毫給覆蓋著的。
可取出一小堆的干茶,數量變多之後,就會看到有些白毫銀針干茶上,白毫分布並不是非常均勻的。
一些白毫銀針干茶上的白毫還能夠較為均勻的將茶葉表面覆蓋,但有些白毫銀針的茶葉表面,白毫已經非常稀疏,能較為清晰的到綠色的嫩葉。
且,再看白毫的顏色,這哪裡是白毫,分明是灰色的、黃色的毫毛都有,顏色還是亂七八糟的。
記得小時候總是把所有兔子,都叫做小白兔,因為故事書里就是這樣。
後來有一次,去市場上看見了賣兔子的伯伯,扒拉在人家的攤位前面不肯走,一直嘟囔著「小白兔」,才被小白媽給糾正過來。
只有身上的皮毛是白色的小兔子,才能夠叫做小白兔哦!
同理可得,這個身上白毫雜亂的「果香」白毫銀針,也應該按照毫毛的顏色,被叫做「黃毫銀針」或者是「雜毫銀針」才對。(注意:白茶中是沒有這種叫法的,小白只是在吐槽!)
白毫銀針經過陳化之後,其白毫的顏色確實會發生變化,但絕對不是這樣,連基因都改變了。
白色系的毫毛,在良好的環境下,自然陳化,它的顏色也只會在白色系裡更迭變化,絕對不會變成黃色系、黑色系。
所謂的「果香」白毫銀針,顏色沉悶,雜亂,完全失去了白毫銀針的王者風範,不是好茶應該有的樣子。
04
「果香」白毫銀針的湯水
這兩年喝白茶的人漸漸多起來,所以能夠喝懂白毫銀針的人,不在少數。
「果香」白毫銀針的滋味到底如何,才能迷惑那麼多的茶友呢?
按照往常沖泡白毫銀針的方式,沖泡「果香」白毫銀針。
只見其湯水中有不少的白毫漂浮。不對,應該說是有很多的白毫漂浮,甚至多到,有些不正常的程度。
白毫銀針在運輸的過程中,白毫與白毫之間相互摩擦,確實是會有少量的白毫脫落,但絕對不會像「果香」白毫銀針這般,大把大把的掉落。
至於湯水的顏色,是較淺的。作為白毫銀針,這樣的湯色屬於正常。
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倒至杯中,發現有大量的白毫漂浮在水面上,像是浮萍一般,挨挨擠擠的連接在一塊兒,成片出現。
白毫銀針的白毫豐富,是一件好事。只是第一衝,就將大量的白毫消耗掉了,在之後的沖泡裡面,幼嫩的白毫銀針應該從何處析出內質到茶湯裡面呢?
算了,不想這個,先專注於湯水吧。
看著白瓷杯中的輕輕晃動的溫潤茶湯,心想:這湯色湯感,也太迷惑人了吧,難怪有人要將它當做好茶來飲用!
細嗅湯水,竟然有酒味。
當然,這酒味並不算是濃郁,而是淺淺的。對了!就是變質之後的梨子,會散發出的淡淡的發酵後的氣味。
除了淡淡的發酵之後的氣味,湯水裡面還有花香。
只不過這花香,也有些怪怪的。並不是白茶中鮮花,新鮮的香氣,亦或是乾花乾燥利落的香氣。
而像是玉蘭花被太陽曬蔫了之後,又被雨水打落在地上,曬蔫的玉蘭花,在枯枝敗葉裡面曬了一夜而產生的花香。
雖然同樣也是花香,卻是衰敗的,零落的香氣……在好茶中,並不會出現。
這奇怪的氣味,竟然能夠落在水裡,該不會被茶友當做花香落水吧,這可不對!白毫銀針裡面的花香,不是這樣的!
05
「果香」白毫銀針的滋味和葉底
茶湯入口,有些微微的甜味,湯水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湯水裡,並沒有明顯的苦澀味,湯水雖然一點兒也不稠厚,但也不至於有明顯的水味。
是舌頭可以接受的滋味,但身體是不是能夠接受就不知道了,畢竟這可是含水量過高,被存壞,發酵的白毫銀針呀!
經過一次沖泡,大多數的「果香」白毫銀針都被浸濕了,只有零星的幾個漏網之魚。
沖泡到第三沖的時候,湯水的滋味就明顯變得寡淡了,有水味浮現。
品質好的白毫銀針,才不會這麼不耐泡!
翻看葉底,很明顯的能夠看到,葉底的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而是有些偏黃的,甚至有些地方發暗,這同樣也是白茶發酵之後的痕跡。
用茶夾夾取「果香」白毫銀針葉底,可以感覺到葉底是較為軟爛的,而不是像一般的白毫銀針,吸飽了水之後,變得更加飽滿有彈性。
06
「果香」白毫銀針,其實就是白毫銀針的含水量不達標,在儲存的過程中發酵,出現類似果香的氣味。
簡而言之,就是白毫銀針存壞了。
可惜一些茶客不明所以,還被所謂的「果香」所吸引。
但這也怪不得茶友,畢竟不論是從外貌、香氣、湯水、湯感,「果香」白毫銀針都太具有迷惑性了。
好白茶,絕對不可能是沖三泡就已聲嘶力竭,窮途末路。
好茶中,即使是看起來柔弱的白毫銀針,也是耐泡的。
世人對於白茶的誤解眾多,究其原因,就在於沒有喝過好茶。
喝過好茶的人,能夠記下好茶的韻味,與原則相悖的,自然為假。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