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在結婚之前,你是根本沒法想像的,車子在買之前,也有一些東西是無論如何也是不知道的。
買完車才發現,油耗沒那麼重要
我們開始講了,第1個,很多朋友在買第1台車的時候,貨比三家,各種比來比去,比的就是油耗要低,是吧?
結果買到手用起來才發現,自己車子油耗確實是低,但是低的其實也有限,周圍的朋友都問了一遍,價格差不多的車子,油耗差距基本上不會超過百公里1L。
想想也很好理解的,跟手機非常像的,價格差不多的手機,各方面表現肯定也是差不多的。
無非就是我螢幕大一點的,攝像頭差一點;攝像頭好一點的,螢幕差一點,逃不出這個預算範圍的。
以前我們視頻也是講過的,同級別車型之間的油耗差距,基本上就是10%到15%以內了。
按照當前的油價算:1年跑個1萬km,省下來800多塊錢,平均下來一個月70幾。要說多嘛,真的是不多;要說少嘛,也不是沒有。
當然了,實際省的不是很多,但是和別人在討論的時候這優越感,一下子把人家全部都比下去,感覺還是很爽的。
有時候人家這個2瓶茅台、3瓶茅台,最後第6瓶就是為了人家倒下,自己沒倒下,是吧?這種也是有價值。
邢淑芬、俞國良等人發表在期刊《心理科學進展》上面有篇論文的,《社會比較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上面說。
個體傾向於與比自己差的人進行比較來維護自尊和主觀幸福感,達到自我滿足的目的。
說人話就是:我油耗就是比你低,就算沒低多少,你問,你就問,我油耗是不是比你低?對,比你低「哈哈」,算是一個優勢,心裡也會暗爽一下的。
買完車才發現,停車才是大問題
接著來,第2個,不少朋友有可能買車之前,也是知道現在的車子比較難停的。
但等到自己真的買到了人生當中的第1台車子之後,心態往往是這樣的:我知道停車難,但沒想到這麼難。
最經常遇到的情況就是開車出去了,到了個地方,逛了一大圈,別人都坐下開吃了,你車位都還沒有找到。
經濟日報在2020年報道裡面提到:按照國際經驗,車位規模與小汽車擁有量的理想比例是1.1到1.3之間。
2015年,國家發改委有做過估算的。
當時我國大城市這個比例大概是0.8,中小城市大概是0.5,車位缺口在……你猜多少?5000萬左右,5000萬的車子找不到停車位的。
到了2020年,車位缺口你覺得多了還少了?更多了,變成8000萬的車子找不到車位了。
這個數字看起來還沒概念,是不是?我說個具體的,上海,2019年擁有540萬輛汽車,停車位只有84.1萬個,平均每6.42輛車才能分攤到一個停車位。
所以說,你要是在大城市,5、6個人搶一個車位屬於日常狀態。
而且除了車位不好找,停車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除非在農村,可以隨便干、隨便停,只要是住的這種有物業的小區,你不就得有個車位嗎,對不對?
買個車位算便宜點,5、6萬,現在都不一定找得到,租車位的話,每個月200塊錢,大家都說:「好便宜,趕緊得搶。」200塊一年還要2400。
如果公司和家裡都要停車,那不是翻一倍?一般公司停車費還更貴。
還有你開車逛個商場,車子難道自己舉著?陪著你的另一半舉著車子在逛的?肯定要停在那邊的,是不是?也是相當的不便宜的。
高德地圖與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2022年發了一個《全國停車場分析報告》:各大城市重點區域路邊停車場平均價格,廣州最高,每小時26塊錢,就一杯星巴克了。
排名前8的城市,停車價格基本上都是超過10塊錢/h的。
我說的稍微誇張點,可能你費盡心思一個月省下的這些油錢,只夠在停車場停3個小時,你在乎油錢幹嘛呢?對不對?
買完車才發現,還有一些隱性支出
買完車第3件事情,除了維修、保養、保險這些我們都知道的養車難的這些養車費用,日常用車還有些隱性支出,不能忽略的。
當然就是交通違章產生的罰款,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有個報道的。
它說:前一年全國交通罰款總額在3000億左右,平均下來,每輛車的罰款可是超過1000塊錢了。
當然了,罰款比較多的還是貨車,或者說是計程車的兄弟朋友們,家用車不一定有那麼誇張。
以前我視頻里講過的,私家車在一年平均違章大概3.65次,罰款大概在500塊錢左右。
如果是新手朋友,或者說心特別大的朋友,或者是對道路不太熟悉的朋友,各種各樣的朋友,違章次數有可能都會多一點。
再來了,汽車美容、汽車裝飾這些錢其實也是不少的,我們想想,「哎呀」我拼了,今天一步到位,買個水果手機,買個華為手機,是吧?
手機買完之後,「哎」手機殼要不要買?手機殼,我都買那麼貴的手機了,萬一摔壞怎麼辦?得買個殼吧。
「哎」膜要不要貼?「哎呀」我都這麼貴了,買了這麼一個手機了,萬一划傷了怎麼辦?這手機要用很久的,又去貼了個膜,這都是錢,是不是?
騰訊汽車聯合慧聰研究在2013年老早就發了一個報告了,《中國汽車用品市場消費趨勢調查報告》。
調查發現:過去的一年裡,沒有買過汽車用品的車主,沒有買過的,只有2.8%。
只有2.8%的人是沒有買過任何汽車用品,基本上都買了。
而買過汽車用品的車主當中,花在裝飾類的這些花銷是最高的,到現在了,將近10年後的現在了,對吧?還是這樣。
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開展過一個《2021中國汽車後市場消費調查》,結果這樣的。
有36%的人每年光花在汽車美容項目上就是1000到5000塊錢。
這些花費沒提前考慮到的話,等到真的車子已經買到手了,鑰匙已經拿在手上。
美滋滋、樂呵呵的在那邊瘋狂找停車位的時候他說:「你還要再多掏5000塊錢1年。」這就有點刺激。
實際體驗跟買車前的想像總有出入
所以,總得來說,車子實際用起來的體驗跟我們買車之前的想像,總歸多少是有點出入的。
買了第1台車,用過一段時間之後,對養車、油耗這些問題才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吧?如果你還沒買車、正準備買,不妨提前就把它考慮進去。
就和我前面說的是一樣的,嫁給一個男人也好、娶一個女孩子也好,是吧?
除了談不談得來之外,晚上他睡覺打不打呼嚕?擠牙膏他是從中間開始擠的,還是從屁股下面開始擠的?
因為這件事情會不會吵架?提前討論一下,不一定都是壞事情。
白給一輛寶馬,月薪3000能養得起嗎
言歸正傳,關於養車,除了剛才列舉的這些驚人的費用之外,顯然都是有省錢辦法的。
- 關鍵詞:養車
給大家都準備好了,想看很簡單的,關注微信公眾號「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養車」就可以了。
我這個公眾號每天都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你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邢淑芬,俞國良.社會比較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05.
[2] 全國車位缺口已達約8000萬個 停車場建設需要再發力.經濟日報
[3] 缺口8000萬個!上海6輛車分攤1個車位 車主:我太難了.央視網
[4] 高德地圖聯合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發布全國停車場分析報告.證券日報
[5] 人大代表韓德云:應清理以罰款為目的的電子抓拍.中國新聞周刊
[6] 慧聰研究:2013年中國汽車用品市場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騰訊汽車 慧聰研究
[7] 2021中國汽車後市場消費調查結果出爐 64%受訪者在電商平台選購汽車精品.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