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本八部將是日本人對三國8個武將的特別稱呼想知道是那8個嗎

2022-06-23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三國旗本八部將是日本人對三國8個武將的特別稱呼想知道是那8個嗎

西涼八健騎,是西涼10支軍隊的其中八支,西涼八郡八部將,韓遂為涼州十支軍閥實力之首相當有威望的人 當年馬超為了替父報仇,跟韓遂聯合一起進攻曹操。 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鍾繇,討伐張魯,又令夏侯淵,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支援鍾繇兵兩部兵合一處。 當時馬超已經和韓遂手下其他八部人馬已經商定對抗曹操,而韓遂雖猶豫不決,於是在馬超勸說下,決定跟其它8部將兵合一處對抗曹操,當時韓遂手下八部均沒有拒絕,韓遂就沒有推脫,當曹操得知,涼州八郡的將領意圖謀反時,曹操決定西征。 潼關攻防戰正式拉開帷幕。

韓遂手下八部將,日本人稱為旗本八部,而中國大多數三國粉,稱其為西涼八健騎。

西涼八健騎,是韓遂征戰多年而逐漸收復的八個將領。 第一個梁興,此人論武力只在馬超之下,此人有勇有謀,會用兵,曹操西征時,派徐晃為先鋒將率軍一萬,徐晃進軍途中,被梁興派去西涼偵查騎兵提前發現,梁興,當時只有騎兵步兵5000,主力還在藍田據守,梁興決定,乘徐晃立足為穩,發動夜襲,一戰定勝負。 於是深夜率領步騎5000千,對徐晃本部發動突然打擊,而徐晃乃是曹操10大名將之一,地位只是比曹操五子將,略低。 徐晃早有防備,令士兵們合衣而睡,梁興5000步騎,血戰一夜,由於徐晃軍隊人數過多,終將寡不敵眾,全面敗退,徐晃,梁興兩人激戰一夜,未果最終梁興只能撤退。 能在徐晃,手裡全身而退的部將屈指可數。 先不論輸贏從以上2點都給後人留下了有勇有謀的好印象。 後來梁興兵敗藍田,最終曹操主力到達被徐晃所殺。

第二個侯選,此人,沉著冷靜,手下部隊都堪稱,八部將最為精銳的一支部隊。 宋元史學家,胡三省評價道:當此之時,關西之兵最為精強,而破於操者,法制不一也。 意思是說,當時侯選部隊,為西涼八部中最為精強的一支,被曹操所敗,歸根究底就是,指揮不當,內部不合所致。後來與馬超合戰潼關失敗, 候選,逃到漢中依附張魯,後來曹操進軍漢中,張魯無謀無略,又不肯聽從部下建議最終慘遭失敗。 候選被曹操所捉,無奈只能歸順,曹操看中有將帥之才,不殺之,還封官加爵。 侯選雖然名聲讓人覺得不太好但是他是西涼八部將中為數不少能善終的。

第三個 程銀此將戰功卓絕,勇猛過人,與侯選關係緊密, 程銀部下不多,但武力超群,大多數意見,都聽從侯選,智商一般,在參加潼關合戰失敗後與侯選一起前往漢中投奔張魯後,跟隨侯選降操,雖然是普通的將領,但他是八部將中活的長久能在三國短暫的歷史軌跡中生存下來,也必定有過人之處所以列為第三。

第四個武將 馬玩,此將雖然跟馬超同姓,但沒有歷史記載與馬超有血源關係,馬玩,是西涼八部將中,行事較為沉穩,在合戰潼關期間,跟隨馬超,韓遂等人,力戰曹操多名強將,都無敗績,後來潼關合戰由於馬超和韓遂不合最終失敗,潼關合戰後馬玩,在無歷史記載不知所終,徹底遠離了三國紛爭之中。

第五個張橫,此將能力,與梁興相當,但其本部兵馬,人數實力,與馬超相當。張橫是史書記載比較多,為人兇狠,善於統軍,有大將之才,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張橫,與梁興,段煨等在黃白城擊破李傕軍,斬殺李傕將首級獻於曹操。公元211年,曹操進軍漢中,張橫在與各部將,議論後都懷疑曹操有吞併涼州之意。後來跟隨馬超,韓遂合戰潼關,公元211年九月,潼關聯軍戰敗,張橫不知所終,無史書記載。可能同馬玩一道徹底遠離了三國的紛爭之中。

第六個成宜,此將為關中名將,雄據一方,武力不俗,在抵抗羌兵入侵上頗有功勞,此人真心抗曹視死如歸,馬超,與曹操決戰時一馬當先,與夏侯淵,決戰數合不敵陣前戰死。其忠義程度讓人敬佩。

第七個楊秋,西涼八部將之一,此將是名副其實的大將,是八部將中能力最高的一個,精通兵法,能征善戰,謀略超群,是三國中後時期,為數不多的戰功卓越的名將,潼關合戰失敗後,楊秋敗退到安定,被曹操大軍圍困數月,無奈舉兵投降,曹操看楊秋的才幹,心胸,令他在安定就地駐守安撫軍心,並保留爵位,曹丕在位時,封楊秋為冠軍將軍,同張郃,郭准一起征討鄭甘為首的山賊,和割據盧水的胡人,皆大獲全勝,得勝而歸後,升任討寇將軍,晚年封臨涇候,得以善終。 楊秋是八部將唯一加官進爵,得以封侯的名將,李廣為漢武帝征戰一生,也未能封其候位,由此可見此人在三後期的能力和威望是相當高的。實為名將也。 此將唯一污點就是放棄信仰,投降了曹操,背上叛將之名。

第八個 李堪【kan】西涼八部將之一,此人可以說,是士兵一步步提升到將帥的為人腳踏實地,是八部將中實力最小的,但也在西涼占據一席之地,馬超在渭南跟曹操決戰時,兵敗李堪死於亂軍之中。

三國,那段短暫的亂世時期,雖然只維繫了不到10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算做是一顆流星划過天際卻帶給我們後人無限的遐想。在哪個英雄林立的時代,帶給了我們無數智慧和理論,和一些永恆不變的真理,叫人感慨萬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43773d67974e121fba0f12e21a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