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型飛彈驅逐艦,也稱「謝菲爾德」級飛彈驅逐艦,是英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建造的戰艦,儘管它在後來的實戰中暴露了一些缺陷,不過在它剛剛問世的時候確實引起了世界範圍的矚目,阿根廷就成功的購買了兩艘,編號D-1的「大力神」號就是在英國維克斯造船廠完成的驅逐艦之一(編號後改為B-52)。
「大力神」號屬於早期42型驅逐艦,它與英國自用的版本之間相差不大,早期42型戰艦滿載排水量約4100噸,艦長125米,寬14.3米,吃水4.2米,動力包括2台TM3B燃氣輪機和2台RM1C燃氣輪機,兩種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分別是25000馬力和5340馬力,武器包括艦首一座單管MarK8 4.5英寸艦炮、2門20毫米厄利孔機炮、2座STWSMK2型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1座GWS-30「海標槍」防空飛彈發射器,戰艦還能攜帶1架「山貓」艦載直升機。
「大力神」號的配置與英國版的主要區別之一在於武器配置,阿根廷海軍在1977年收到戰艦,阿根廷在當時是法國「飛魚」反艦飛彈的忠實海外用戶之一,該國對「飛魚」非常重視,1980年決定在戰艦兩側各安裝2具飛彈發射箱,提升它的反艦作戰能力。
到1982年馬島戰爭爆發的時候,「大力神」號是阿根廷海軍手中的新銳戰艦之一,由於實力差距,阿根廷打算用戰機爭奪制空權,而不是用水面戰艦與英軍艦隊交手,因此「大力神」號被派給「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護航,同時也被超軍旗攻擊機當成演習的假想敵。
「大力神」號在那場戰爭中沒有什麼實戰表現,曾經用雷達照亮英軍的「海鷂」戰鬥機,並試圖用防空飛彈將它擊落。這麼「低調」的戰場行動除了任務安排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法國掐住了「飛魚」飛彈的供應,「大力神」號的戰場威懾力也變相削弱,軍隊不願讓昂貴的大型裝備冒險。
馬島戰爭結束後沒多久,「大力神」號被掛牌出售,或許是阿軍無法負擔軍艦的開支,又或者是考慮到這種戰艦在實戰中表現不佳,不過一直沒有找到下家。
在90年代中期,阿根廷海軍決定對「大力神」號進行改裝,將它改裝成一艘多用途快速運輸船,也有人認為它就是一艘兩棲指揮艦,新編號B-52。
改裝後的「大力神」號升級了一些電子設備,拆除了「飛魚」反艦飛彈設備和防空飛彈設備,不過仍然保留了反艦飛彈的安裝位,騰出的空間可以容納最多238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擴大的機庫和飛行甲板允許戰艦攜帶2架SH-3「海王」艦載直升機,這種飛機可以執行多種任務,並且能夠攜帶2枚「飛魚」反艦飛彈作戰,彌補拆除艦載「飛魚」飛彈發射器造成的戰力缺失。
阿根廷海軍總共裝備了2艘42型驅逐艦,另外一艘是「聖三位一體」號,這兩艘戰艦在阿根廷海軍中的地位都挺尷尬,跟英國交惡導致無法獲得維護零配件,「聖三位一體」號曾一度作為備用零件,「大力神」號改裝後服役多年,據稱在2020年時失去了任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