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沒有電扇,沒有空調。農村人是怎麼過三伏天的?

2023-08-25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60~70年代,沒有電扇,沒有空調。農村人是怎麼過三伏天的?

導讀:過去沒有空調,7080年代的農村人如何解暑乘涼?你還記得嗎

七八十年代農村裡的夏天,記得白天有三十多度,但晚上涼快,也就二十五六度溫度,那年代我們農村裡很少有人吹電扇的,也買不起,主要是晚上根本就不怎麼熱的。那個年代,小孩白天基本上不會呆在家裡,到處瘋吃飯的時候才會回來。那時有河,河中多水,樂;那時電視極缺,無手機,人多門外群聚閒聊,喜慶;那時人們貧富差距小,人人守著自留地生活,壓力小;那時……,唉!

以前年代度過炎熱的夏天方法還是比較多,雖然沒有空調和風扇,但是那個時候是真的幸福。那個年代太嚮往了…是真的幸福,現在的生活除了攀比就是勾心鬥角的賺錢,每天忙忙碌碌,除了忙還是忙,壓力太大,風也不調雨也不順,小時候七八十年代,雨水很多,河流小溪都是長年有水,到處鶯歌燕語,一片和諧景象,雖然夏季炎熱,但我們還是不覺得熱,快樂幸福感滿滿的,以前我們村井邊上是乘涼處,大家拿個竹床睡那。去晚了沒位置,真正原生態生活,晚上數星星,抓螢火蟲,小孩嬉鬧,大人拉家常。

那時的農村幾乎沒有平房,都是那種瓦房,這種房子不熱,不像平房那種悶熱。還有就是土地也不熱,現在的混凝土地很熱。平房頂,晚上上去乘涼,小時候的平房好多都連在一起,所以晚上的人很多,帶一把蒲扇,一個蓆子或者涼床,幾塊西瓜,看著滿天繁星,真是愜意啊。小的時候,跟外公外婆生活,天氣熱的時候,外婆總是手裡拿個蒲扇,為我扇風,外公帶我去舅舅家的田裡摘西瓜,回來把西瓜放到鐵桶里然後放在水井裡冰著,有時還會帶我和我舅舅家的哥哥姐姐一起去水塘里洗澡,我們小時候,那時河塘水很乾凈,都可以喝,小孩子白天洗N次澡,大人也洗,到了晚上大人用浦扇會給小孩扇,直到半夜溫度降下來就可以睡,至於蚊子,睡著了就不知道。

上次回老家看到小時候人們洗澡的水塘現在已經成了臭水坑,水面長了一層黃綠的水蒲,人們把污水管道都通到裡面,唉,想想小時候滿水塘游泳的小夥伴們現在基本都到了不惑之年,真是感慨、懷念。那種快樂永遠也不會再有了。

農村的夏夜,清風徐徐,蟲鳴蛐唱,手握芭蕉扇,遙看朗月稀星。三五鄰里談古論今。美哉!美哉!想起童年的趣事久久不能忘記,到了晚上農村的十歲以下的男孩子們都是光看屁股乘涼,每家的門口兩個長凳子上面兩個門坂一拼就可以睡覺了,然後家裡的老人就在睡覺的旁邊拿點草點然了用煙子趕蚊子,好懷念小時候,一院子的人圍在一起乘涼,特別喜歡大人擺條,當故事的聽,那時還有螢火蟲可以捉

進入八月夜裡還會很涼,也沒多少蚊子可能那時蜻蜓青蛙也多,天空時常能看到如山巒一般的雲朵,很大很美,夜晚的天不是漆黑而是深藍色,肉眼可看到很多星星如河一般,那時流星也挺多,夏夜的風帶著城牆外草木的氣息,涼涼的,家裡放一大盆水泡西瓜吃西瓜,那時吃不完的番茄雞蛋撈麵條,澆蒜汁特好吃,夏季的雨每周都會下一兩場,奇怪的是個坑積水都會有小魚,紫色的閃電橫跨天空,有時夜空里那些雲朵也會打閃,閃現出雲彩的龐大,這些都是回憶了。

兒時的夏天,太陽落山後有個避暑神器——涼床。那時夏天在太陽落山時,挑幾擔井水,把地上澆透,把床或竹涼床往外一放,全家在外露天腄,小時候沒感覺熱,晚上睡覺就睡在院子裡,也沒有高樓,睡院裡別人也看不見,小風吹著挺舒服的,而且沒那麼多蚊子。現在回想起來真好,小的時候就喜歡過夏天,吃完晚飯各家都拿上涼蓆聚在稻穀場上,一夜都是人。再也回不到那個單純的年代了!

雙搶時節,即:搶收早稻搶插晚稻,六零後都知道三伏天雙搶時節,苦呀。雙搶晚上3點起床,干到6一7點,吃完飯,又要出晚工,到晚十點左右,一干要一個月,真是可怕,真正苦與累只有你的父母最深刻。想起來雙搶多怕,太苦了,六零後經過,滿眼都是淚。大人們雙搶,我們當時就知道玩!真正的苦不堪言,不知道當時的農民是怎麼熬出來的,想起都是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873e0d6d786fc9ed11fc5449380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