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嶺藥業:加速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2024-10-30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張曉玉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在全球健康市場中的潛力與價值正在不斷顯現。與此同時,在國內外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下,中醫藥產業正在加速實現現代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然而,傳統中醫藥如何適應現代市場的變化,如何實現從傳統到現代、從本土到全球的跨越,成為了擺在中醫藥行業面前的重大課題。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中醫藥企業紛紛探索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實現更大突破。近年來,包括以嶺藥業在內的眾多中醫藥企業,依託創新的理論、科技賦能和全產業鏈的布局,逐步打破瓶頸,開創了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絡病理論廣受關注

據以嶺藥業董事長吳相君介紹,「經」如大江大河,縱行於人體,流淌著營養全身的氣血津液;「絡」像支流溝渠,將經脈中的氣血津液滲灌濡養五臟六腑、全身各處。絡脈發生病變,累及人體各系統臟器,稱為「絡病」,這就是「絡病學」的基本原理。

據了解,以嶺藥業院士專家團隊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經過40餘年的不斷研究,結合絡病學術思想與現代醫學成果,創立了以「絡病證治」為基礎,包括「氣絡學說」和「脈絡學說」兩大分支的「中醫絡病學」新學科。

「絡病理論是我們發展的核心,正是這一理論的創新,才使我們在中藥現代化進程中走得更遠。」以嶺醫藥研究院副院長、中藥分院院長魏聰向記者表示,絡病理論通過對絡脈的系統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疾病防治思路,還為現代中藥的研發提供了理論支撐。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了石家莊以嶺藥業的研發中心——以嶺醫藥研究院,走進實驗室,寬敞明亮的科研環境與先進的設備映入眼帘,科研人員們正專注地忙碌著。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以嶺醫藥研究院的科研核心區域。據介紹,這裡配備了世界先進的實驗設備,從細胞實驗到動物實驗,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形成了完整的創新鏈條。

「我們通過絡病理論的指導,構建了一條從理論研究到新藥開發的全流程體系,這使得我們的產品更具科學性和現代化特點。」魏聰說。

據了解,理論是中醫藥發展的根本,也是推動產業化發展的核心動力。幾千年來,中醫藥以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為核心,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然而,面對現代醫療體系和國際市場的挑戰,傳統中醫藥理論在某些領域仍需要進一步創新和提升。

魏聰表示:「絡病理論為我們開創了中醫藥發展的新篇章,這一理論突破了傳統『重經輕絡』的思維,為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據悉,絡病理論不僅僅是理論的創新,更是推動企業整體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此基礎上,以嶺藥業成功研發了14個創新專利中藥,其中的核心產品如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等,已經在國內外市場取得了重大突破。

另據了解,在國際學術界,絡病理論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為海內外中西醫研究的熱點和焦點。該理論不僅為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還成為了全球多個醫學院校的研究重點。截至目前,國內外已有40餘所高等醫學院校開設了《絡病學》課程,培養絡病研究人才。此外,隨著美國絡病學會、歐洲中醫絡病學會、加拿大中醫藥絡病學會和泰國絡病學會的相繼成立,已經形成了多達數萬人的絡病研究專家團隊,為絡病理論傳播轉化奠定了基礎。

以創新驅動發展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化、數字化技術逐漸成為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對於中醫藥行業而言,科技的賦能不僅提升了藥品研發和生產的效率,也推動了中醫藥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記者在參觀以嶺藥業的生產車間時看到,自動化流水線高效運行,精準完成每一個工序,從中藥材的加工到成品藥品的包裝,每一步都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

同時,記者在新藥評價中心了解到,以嶺藥業正在進行多項新藥項目的研發。例如,公司組建的「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抗衰老中心」成為了中醫藥干預衰老研究的重要基地。這裡集中了包括micro-CT儀、肺部功能測定儀、動物運動軌跡跟蹤系統、X射線輻照儀等在內的多種高精尖設備,科研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實驗操作。

新藥評價中心的李夢南博士向記者介紹了設備的操作細節。他站在一台小動物micro-CT儀前,專注地分析著實驗數據,顯示屏上清晰地展示了衰老小鼠骨質變化的對比圖。

「這台儀器讓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到藥物在動物模型中的效果。比如,『八子補腎膠囊』對小鼠骨密度的提高非常顯著。」李博士表示,通過現代化的設備可以精確地檢測藥物處理後動物體內的反應,幫助我們準確判斷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以這些數據為基礎,我們能夠更快地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推向市場。

此外,以嶺藥業不僅在生產和研發中積極引入科技手段,新質生產力的理念也已經深入到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以嶺藥業代總經理張蘊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創新,只有通過持續的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推動中醫藥「出海」

據悉,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全球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中醫藥產業正加速走向國際市場。中醫藥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也逐漸成為全球健康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中醫藥要實現真正的國際化,面臨著文化、法規、市場認知等多重挑戰。

以嶺藥業作為率先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努力,逐步打破了障礙,為中醫藥「出海」開闢了新路徑。公司自1995年起,率先在中藥領域開展循證醫學研究,通過科學數據驗證中藥的療效和安全性,改變了國際市場對中醫藥的傳統看法。

以嶺藥業國際貿易中心總經理孫學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醫藥要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讓療效說話。我們通過與國際頂尖科研機構合作,藉助循證醫學的力量,向全球證明了中醫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不僅幫助我們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也為中醫藥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截至目前,以嶺藥業的創新專利中藥已經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多個領域。

同時,為加快國際化進程,以嶺藥業還採取了多元化的市場策略。公司不僅依靠產品出口,還通過併購、合作等方式,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此外,公司還注重推動中醫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學術影響力。例如,公司與多家國際頂級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進行中藥的臨床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為中醫藥的國際化提供了學術支持。

「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加大科研投入,繼續深化絡病理論的研究,並將更多的創新中藥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張蘊齡表示,國際化不僅僅是一個市場擴展的過程,更是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一步。以嶺藥業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理論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下,推動中醫藥的產業化、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b47500356030e3b78c486782c44c9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