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魔法!這些「怪雨」現象的成因有答案了! 當年喝下核污水的日本官員園田康博真的死了嗎?

2023-09-07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夏日魔法!這些「怪雨」現象的成因有答案了! 當年喝下核污水的日本官員園田康博真的死了嗎?

在討論天氣時

有人說喜歡窗前灑落的點點陽光

有人說獨愛屋檐下的綿綿細雨

......

大自然輕輕一揮它的「魔法之手」

讓陽光與雨水相遇

化作了人間的美景

有了雨水

天空舞台上才顯得生動活潑

蔚藍的天幕下才不那麼單調乏味

我們都知道雨的形成

雲是最為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

其實由雲變雨

還是一個蠻複雜的物理過程呢!

小編問問你

下雨天時

遇到過這種情況不?

明明還是陽光燦爛

一陣「旋風」吹過

一場「暴雨」傾盆而下……

你還沒「回神」

雨,沒了!

陽光依然燦爛……

這就是傳說中的「太陽雨」!

這是為什麼呢?

1

魔法一:太陽雨

氣象學上將太陽和降雨同時出現的現象稱為太陽雨。太陽雨一般出現在夏季。

太陽雨形成原因較多

01

有的太陽雨是因為遠方的烏雲產生雨,被強風吹到另一地落下。

02

有的是因為高空中兩塊帶有不同電荷的雲,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相互碰撞,造成局部地區空中水汽含量過大形成的,又由於太陽輻射而使水汽蒸發得較快。

03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天氣突然轉變,開始降雨,從高空降下的雨還沒落地,雲就已經消失了,所以天氣看起來雖然晴朗,卻又下著雨。

太陽雨的特點,時間短、量不大。諺語裡講的「又出太陽又下雨,栽黃秧,吃白米。」指的就是太陽雨,栽秧時節出現太陽雨被人們認為是豐收的好兆頭。

藍天白天

晴空萬里突然暴風雨

......

在炎熱的夏季

我們時常會遇到

另一種奇怪的降雨

在一個很近的距離里

一邊出太陽一邊下雨

你說怪不怪?

2

魔法二:牛背雨

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現象,老百姓還給它取了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就叫「牛背雨」。

牛背雨是指盛夏季節出現的分布不均、歷時較短的降雨,主要是由於降雨雲團分布和地面受熱不均勻,造成小範圍內的空氣對流有強有弱而引起的。

劉禹錫的《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描述的就是這種神奇的牛背雨。所以現實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人從一條街道走過,一邊是大雨傾盆,另一邊卻是晴空萬里。

以前牛背雨多出現在山區,因為山區天氣複雜多變。而城市現在高樓林立和「熱島效應」,為牛背雨的形成創造了環境條件,不少城市也出現了牛背雨現象。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近地面溫度圖上,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則是一個高溫區,就像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高出1℃,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有時甚至比郊區高出6℃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築物阻礙氣流通行。使城市風速減小。由於城市熱島效應,城市與郊區形成了一個晝夜相同的熱力環境。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網傳曾當眾飲用核廢水的日本官員園田康博已於2018年罹患多發性骨髓瘤,並於2020年8月在帛琉去世!

儘管這一消息並未被主流媒體報導,但至今也未被闢謠。從日本官方對園田康博下落一直閉口不言來看,這一消息極有可能是真的。

另外,有個日本電視美食節目主持人大冢范一,曾多次公開食用福島農產品以表示對福島核輻射食物的支持結果核泄漏當年11月,大冢范一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消息傳出後,引起媒體重視,質疑可能與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有關。

除大冢范一之外,已經有數位與核泄漏事件有關聯的人因患急性白血病而去世。

這些人的悲劇告訴我們,日本官方的承諾並不可靠。

對於核污水是否安全的這個問題,日本的官員其實也心知肚明,而且顯然已經吸取了園田康博的慘痛教訓。

2021年,作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的加藤勝信,也曾在發布會上鼓吹日本核廢水的「凈化」效果,但當提及到飲用問題時,加藤勝信一直拒絕正面回答,最終眼看繞不過這個話題,加藤勝信對記者說出了一句可笑的答覆:「就算我喝了,也無法證明核廢水安全,因此我沒必要去飲用。」

院長後記:最容易闢謠的就是把活人說死,如果園田康博喝了處理的核污染水,活得挺好,那就出來走兩步。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c9ea0f22f30bfa4f27dec15daeab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