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增程式混動技術原理解析?

2022-10-06     言車社

如今,熱度最高的造車新勢力肯定非理想莫屬,前幾天幾乎是全網霸屏。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什麼好事情,而是理想ONE突然要停產退市的消息,迎來眾多車友抨擊和投訴,在這之中我們也能看到曾經一代霸主理想的辛酸。

打開8、9月的銷量榜單,你會驚訝的發現「蔚小理」不再是過去那般耀眼,反而是廣汽埃安、哪吒、比亞迪、零跑等一眾「新秀」開始領跑全場。這其中,作為過去「頂流」的理想ONE,除了產品定位出色外,其他表現都堪稱是平平無奇,被不少車友吐槽「真不知道是怎麼火的」。所以說,理想要不想成為過去式,改革已迫在眉睫,而理想L9的出現便是卡在該緊要節點。那麼,作為理想產品天花板的理想L9。在最為核心的混動技術上,又將有何表現呢?

首先,理想L9的增程式混動技術理念與理想ONE大體相一致。當電池電量充足時,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提供整車驅動功率需求,發動機不參與工作。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時,發動機啟動,但並不直接介入到驅動中,而是為電池提供能量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

簡單理解為,理想L9增程器並不直接參與到車輛驅動中來,而是擔任「充電寶」的角色,提供供電用途。因此,在實際過程中,增程器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即使電機處於高速運轉的工況,增程器也可以保持相對從容的狀態,進而達到比較出色的熱效率和經濟性,有效延長續航里程。

但與理想ONE不同的是,理想L9的混動系統得到了進一步技術加持。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由保守詬病的老式東安1.2T三缸機換成了公研的1.5T四缸機。

而關於這款1.5T四缸機,市面上也有著很多的討論,其出自新晨動力,是CE16的縮缸版本,曾經出現在東風風行T5、華晨中華V7,算是比較老的版本。但後來經過了理想和新晨動力的重新改裝,加持了深度米勒循環配合高壓縮比,熱效率達到40.5%,系統效率比上一代提高了6%,稱得上是史詩級強化,至少不再是令人吐槽的三缸機。CLTC工況下熱機油耗為5.9升/100公里,堪稱全尺寸SUV市場最優。CLTC總續航里程為1315公里,WLTC總續航里程為1100公里,在市場中屬於絕對的T1表現,有效解決用戶的續航焦慮。

理想L9(售價:45.98萬)混動系統的另一項技術亮點,是搭載了長城蜂巢動力的電動機+新一代全阻燃三元鋰電池。其能夠提供最大功率為330千瓦和最大扭矩為620牛·米,可實現5.3秒破百能力。注意這是全尺寸SUV,整備質量2520千克。與之對比,同級別的奔馳GLS(售價:106.80萬)的整備質量為2462千克,百公里加速時間卻為6.9秒。性能的優與劣,一眼便知。

所採用的新一代全阻燃三元鋰電池,總電量為44.5千瓦時,CLTC標準下純電續航里程為215公里,WLTC標準下純電續航里程為180公里。與之對比,理想ONE的WLTC標準下純電續航里程僅為155公里。差距很大,也更能適合城市通勤代步需求,比理想ONE的待機時間更長。

至於電控方面,理想L9採用自研的智能四驅系統,其通過中央域控制器與前後電機的高速通信,能夠實現精準控制。當車輛處於穩定工況時,車輛動力分配會優先於後軸,提升燃油經濟屬性。但處於激烈工況時,車輛會將前後動力平均分配,穩定車身,提高抗側力。

此外,理想L9還將用上高端車型標配的CRBS雙軸制動能量回收系統,不止滑行時能回收能量,在減速制動時,也可以實現能量的回收,雙重保障,讓節能效果更為出色。

最後:

與保守詬病的理想ONE不同,理想L9的增程式混動系統,在設計上會展現更多自研力量,並吸收眾多品牌的優秀力量,在產品表現上給消費者更好的回答。基本適應了城市內通勤與城市間通行的雙重需求,既能用全尺寸SUV的身材,來提升車內舒適性。也能用高節能、低油耗的經濟表現,來回應市場呼聲。小編對於這款全新混動系統,還是比較認可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cc82f147f942e0859dd2b24f44c3a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