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要以人民為中心

2024-05-14     求是網

人民的當家作主實踐和主人翁意識,以及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和創造偉力,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證。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人民群眾滿懷熱忱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來,必須扎紮實實地把全過程人民民主運用好、發展好、實現好。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也必然會在發展中對全過程人民民主提出新要求、展現新期待。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與時俱進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運行體系和規範體系。

  • 基層立法聯繫點被稱為國家立法「直通車」,是新時代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圖為2023年2月7日,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召開的徵詢會上,工作人員聽取相關人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修訂草案)》的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始終立於人民這個決定性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並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使命的現代化。

必須在世界觀上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價值觀上堅持人民至上和人民主體地位;在實踐行動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發展原則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使命擔當上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執政實踐中堅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遵循這些價值導向和實踐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形成有機統一、共同發展的局面。

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到民主實踐的各方面、各環節,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完善,並與中國式現代化相互賦能和相互促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使命」,「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同時,我們的國家是人民共和國,「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這決定了我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強大的領導力量保證,而且有各方面的制度體系保障。有黨的領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能做到方向正確、尊重實踐、發展有力;有人民政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能做到主動自覺、依法有序、走深走實。只要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到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方面、各環節,切實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運行就能不斷得到全方位的健全和完善,並在與中國式現代化相互賦能和相互促進中實現與時俱進的發展。

同時,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的民主,實踐到位才能管用有效,健全完善才能激發優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不斷強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屬性,更加彰顯其「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更多閱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

(策劃:劉名美 審核:李艷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9f3f3e279b3b4a28767294a5cc4f5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