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內臟脂肪,跑步是不是最好的方法?

2022-08-05     Garmin佳明

原標題:去除內臟脂肪,跑步是不是最好的方法?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的是,人體兩個重要的脂肪儲存大庫房: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內臟脂肪主要圍繞包裹在內臟之間的脂肪層,身材上看就是「肚子大」,蘋果型身材;皮下脂肪在皮膚和骨骼肌之間,從身材看就是人整體都粗一圈,皮膚揪起來一大坨。
從積累脂肪的角度講,內臟脂肪更容易形成,也更容易消耗掉。皮下脂肪則往往和基因有關,緩慢堆積,也緩慢消耗。

內臟脂肪是一種暴力吸收熱量的產物

人的脂肪產生,主要原因就是攝取的熱量大於身體需要消耗的,於是暫時變成高能量的脂肪儲存起來(就像你掙了很多錢花不完就要存在銀行里一樣)。至於是儲存在內臟還是儲存在皮下,這裡有個快慢的關係。

當我們吃的食物「升糖指數很高」,就非常容易積累內臟脂肪。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就是那些可以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精加工的蛋糕、麵包等。

血糖升高後,身體為了維持血糖穩定,胰臟就會分泌胰島素,將葡萄糖送進細胞內,減少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被送進細胞內的葡萄糖,如果過量而無法消耗時,剩下來的部分就會轉變為中性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這種脂肪轉化是有速度延時的,如果血糖升得太快,運送到身體各處細胞的速度跟不上,就會優先在內臟附近的脂肪細胞中儲存,因為近

高升糖指數食品吃多了,腸胃吸收了,血糖升高了,就近送給內臟附近變成脂肪。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結果:內臟脂肪,一種暴力熱量攝取的產物。一句話,吃的食物熱量太純,且多,用不完時,就近存在腹部內臟之間。

人天生愛吃高熱量食物,人類祖先常年挨餓,所以我們的基因中都有對高熱量食物的偏好,因為多吃有利於生存。所以,現代社會精加工的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特別多,但我們貪吃的基因並沒有變,於是內臟脂肪多(大肚子)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長時間有氧跑步消耗內臟脂肪最直接

內臟脂肪其實來得快,去的也快,內臟脂肪沒有皮下脂肪穩定,更容易分解。如果做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就會很直接地消耗掉脂肪儲備,而且有很多都是不怎麼穩定的內臟脂肪。

依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進行有氧運動,脂肪供能比例會顯著提高,所以如果要減脂,需要要運動達到一定的時間。

為什麼要強調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因為在剛開始運動供能的,主要還是血糖。請記住,因為是有氧消耗,所以血液運輸會更加不慌不忙,無論身體哪個部位的運動,最後都會從脂肪大庫房調配資源。

運動的時間,這要結合當下的運動能力,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保持在有氧燃脂心率的運動不少於30-40分鐘,加上前後的熱身和冷身,大概加起來60分鐘左右,就算一次比較有效的減脂運動。

因而從運動角度來說,最有效降低體脂的方法是,通過心率設備監測,讓自己在一個最佳有氧燃脂心率區間內運動,同時身體會逐漸建立一個強大的有氧基礎,在未來逐漸生活運動中消耗脂肪的比例和效率都會提高,得以實現降低體脂的最終目的。

低強度長跑,可以看作是一種長時間直接消耗能量的運動

其能量消耗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先消耗肌肉里的肌糖原儲備——消耗血糖——消耗內臟脂肪——消耗皮下脂肪。

當然,必須強調的是,這些消耗(肌糖原、肝糖原、血糖、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實際上是同時在進行的,只是供能比例不同。剛開始供能的主力是肌糖原(在肌肉附近消耗最直接),然後是血糖和肝糖原(隨著全身血液流動源源不斷給身體各處提供能量,如果血糖降低,肝糖原釋放進入血液),最後是脂肪大量供能(跑了很長時間,氧氣還很充足,糖的儲備是有限的,用脂肪氧化供能更經濟)。

人體消耗什麼,主要看活動強度和時間。一般情況下,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主要是糖酵解供能,因為需要快速的供給能量,脂肪氧化沒那麼快;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一般消耗脂肪為主,糖原也會一定比例消耗,當體內糖原儲備不足時,還會啟動糖異生,分解蛋白質轉變為糖,保持血糖的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跑馬拉松的時候中途要補充能量膠,也為了保護肌肉。

回到我們關心的主題「去除內臟脂肪,跑步是不是最好的方法?」答案就是,長時間慢跑,會有效且直接地消耗內臟脂肪,是非常好的方法。你會發現,那些以減肥為目標的長跑者,最先瘦下來的往往還真就是肚子,一個人胖起來,先胖的也往往是肚子。

飲食上的禁忌

如前面我們所說,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等「升糖指數高」的食品,吃得太多,血糖迅速升高,就會在胰島素反應的合成作用下,轉化成脂肪。又由於產生脂肪太快,運送太麻煩,有很多脂肪就地存儲了,於是就在內臟附近產生了很多油脂。熱量高且吸收快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是內臟脂肪的罪魁禍首。

所以,減掉內臟脂肪,除了長時間的慢跑等有氧運動外,一定要控制飲食,避免吃那些高生糖指數的食物,也要避免一次吃熱量太多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等。身體一次能擁有的能量有限,多的就要儲存起來,儲存太多而不消耗,就會產生很多關聯疾病。這也是大自然的平衡之道。很多人瘦不下來,也是因為跑量vs飯量,飯量贏了。

另外,內臟脂肪堆積和內分泌也有一定關係,熬夜、久坐很容易誘發內臟脂肪堆積。

參考飲食

很多人覺得內臟脂肪難減,那是他們沒減過皮下脂肪,這二者來說內臟脂肪相對要容易的多。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以脂肪消耗為主的氧化供能,是消除內臟脂肪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脂肪的能量很高,並不是一次跑個5公里就能大量減重的。

一公斤脂肪(1000g脂肪)能提供9000大卡的熱量,一個人跑一公里一般可消耗60~80大卡熱量,算一下,減掉一公斤脂肪,在有氧脂肪供能為主的情況下,至少要跑上112到160公里。所以,慢跑減脂的邏輯沒問題,真要減下來,跑步的里程也需要跟上

另外,適當做一些力量抗阻運動,也是非常好的,「肌肉撕裂-修復-重建」的過程也是耗能大戶。每一次力量訓練之後,身體都會需要大量的能量來修復,這些修復是24小時進行的,躺著也在消耗能量。肌肉增長之後,基礎代謝提高了,也能幫助你日常多消耗能量。

吃糖一時爽,減脂路漫長,減掉內臟脂肪,少吃多動是個平衡,量入為出最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2e7db74fed49ab1504b6da8939b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