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屆廣交會探館:智能製造展現科技力量

2024-10-16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雯珊

第136屆廣交會10月15日在廣州開幕。據了解,本屆廣交會將於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舉辦,線上平台繼續常態化運營,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設55個展區、171個專區。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廣交會以「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開放」為主題,大力提升組展質量,突出「引領市場」,三期分別聚焦「先進位造」「品質家居」「美好生活」題材,廣納新質生產力。

將舉辦75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

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對外介紹,廣交會萬商雲集、信息薈萃,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貿易促進活動,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利用廣交會這個大平台,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國際市場動向,推動精準貿易合作。為滿足企業需要,本屆廣交會將舉辦75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再創歷史新高。

另據記者了解,本屆廣交會線下展參展企業超3萬家,其中出口展企業約2.94萬家,比上屆增加近800家。新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大量湧現。新參展企業近4600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等稱號的企業8000多家,比上屆增長超過40%。現場將展出新品115萬件、綠色產品104萬件、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111萬件,均比上屆明顯增長。

10月15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第136屆廣交會現場,展館內外都是來自全球的客商,可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記者看到,本屆廣交會首期展覽題材包括電子家電、工業製造、照明電氣、五金工具、車輛及兩輪車5個板塊19個展區。

無論是「老廣交」還是新朋友,各方對本屆廣交會的期待值已然拉滿。「這是公司第一次參展廣交會。」常州浩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我們的海外市場主要是歐洲,公司每年都會參加義大利米蘭摩托車及兩輪車展。今年,我們希望重點開拓亞非拉市場,這也是公司此次參加廣交會的主要目標。」

在現場,記者看到來自中東、非洲等地區及英國、荷蘭、俄羅斯、韓國、阿根廷等多國的採購商正在電子家電或工業製造展館認真地尋找著自身感興趣的產品。來自荷蘭的採購商告訴記者:「雖然我已經連續多年參加廣交會了,但是每一次來都很驚喜,特別是在家電板塊,中國擁有很多先進位造的技術,產品實用性非常強,我想這次我的廣交會之行收穫應該頗為豐富。」

「作為連續參展40餘屆的廣交會『老友』,公司以國貨精品助力中國品牌『出海』。展望未來,志高集團持續加大海外市場的探索力度,推進企業全球化進程,與全球消費者共享舒適健康生活。」志高空調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廖世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悉,作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先驅者,志高集團自主品牌在美洲、歐洲、中亞、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影響力。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志高集團所占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10%左右。

智能製造產品紛紛亮相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優化,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四成。據介紹,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1.03萬億元,增長8%,占出口總值的59.3%。其中,高端裝備出口增長43.4%,集成電路、汽車、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22%、22.5%、15.5%……

據廣交會組委會介紹,在本屆廣交會首期展新能源展區,將首次增加氫能新題材,新設儲能產品專區,共吸引新能源參展企業110多家,豐富了綠色能源展示題材。同時,智慧生活、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生產線等專區吸引企業近400家,展位規模超1500個,一批人形機器人、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產品等將首次亮相,助推中國製造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廣州市商務局負責人透露,廣州交易團作為「東道主」,從參展企業數量、高精尖企業、新產品新設計及產業集群等四個維度全面提升,參展企業攜「廣州優品」精心準備,信心滿滿開拓國際市場。

據悉,本屆廣交會廣州交易團新質生產力企業參展達到336家,比第135屆增加了55家,同比增長6.6%,展位數增加了120個,同比增長4.7%,新質生產力企業占廣州交易團企業總數的37%、展位總數的47%,新質生產力企業占比創歷史新高。

在現場,廣汽集團帶來了第二代AIONV「霸王龍」,這是廣汽新能源車品牌AION首款全球戰略車型,搭載ADiGO PILOT智能駕駛系統,無需高精地圖,便可實現城市NDA、高速NDA及一鍵遙控泊車等高階智駕功能。廣州麥普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超長壽命有機光導鼓,列印壽命突破200萬頁,在長壽命複印機有機光導鼓中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本屆廣交會,廣東高而美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將重點展示其最新研發的拳頭產品——空氣能熱泵。該公司展位負責人杜偉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的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持續向節能、環保、高效、智能等方向延伸。」據介紹,公司此次展示的空氣能熱泵由其自主研發生產,自上市以來受到了眾多海外採購商的認可和青睞,熱銷至德國、義大利、美國、法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教授陳萬靈表示,廣交會既是外貿「晴雨表」,也是國內產能出口的機會,還是實現外貿市場多元化的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03384d04f421402ebd0a6a705e3c1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