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中蜂考察記

2020-05-18     秦楚客蜂產品科普

原標題:神農架中蜂考察記

中華蜜蜂,又被稱作中華蜂、中蜂、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其實它是中國獨有的,也是我國的當家品種,它通常生活在以雜木林為主的森林群落和傳統的農業群落中。除了為我們提供可口的蜂蜜之外,它也是主要的傳粉昆蟲,成為許多種植物授粉的「中介」。

不可小瞧的的土蜂,需要特殊保護

我們印象中的養蜂場景往往都是這樣的:養蜂人逐野花而生,什麼地方的油菜花、蕎麥花開了,他們就長途勞頓去養蜂、采蜜,但是采出來的蜂蜜是一個味道。這種蜜蜂通常都 是西蜂,研究者也稱之為意蜂,就是義大利蜜蜂。

西蜂的特點是采蜜的效率很高,也容易馴服,還可以隨時搬遷放養。與這種蜂蜜相比,神農架的蜜蜂叫中蜂。這裡的蜂箱不搬遷,通常是擺放在一些固定的區域,比如老百姓的房前屋後,有的甚至把蜂箱放在岩壁上。中蜂是神農架唯一的一種蜜蜂,它們生活在沒有污染,水源充沛的地方,而且,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采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食量小等特點,所以備受人們的關注。

在北緯31°線上神秘的神農架,這裡茫茫林海,中華蜜蜂悠然自得地生活著,空氣污染、水源缺乏、蜜源植物種類單一、天敵橫行,這些都和生活在這裡的中華蜜蜂毫無關係。因為這裡人跡罕至,規模性的工農業無從談起,老百姓至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們把中華蜜蜂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為他們提供得以棲身的場所,時刻照顧著它們的起居。另外,神農架林區山體高大,外來物種很難入侵。

辛勤的中蜂,用它們的智慧為人類提供了上好的美食

意蜂「痛下毒手」,中蜂生活「舉步維艱」

中華蜜蜂在中華大地上生活了3000年之久,但是最近100多年來,隨著外來蜂種的引入,中華蜜蜂的生活狀況遭受了巨大的影響,它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大多數都被逼到了高山地區。在中國,中華蜜蜂抗寒抗敵害能力遠遠超過西方蜂種,一些冬季開花的植物如沒有中華蜜蜂授粉,必然影響生存。中國許多植物繁衍下來,中華蜜蜂功不可沒。中華蜜蜂為蘋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溫、出勤早、善於搜集零星蜜源,對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西蜂的嗅覺與中國很多樹種不相配,因此不能給這些植物授粉。

由於毀林造田、濫施農藥、環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華蜜蜂生存危機。而引入的義大利等國的西蜂,是對中蜂最大的威脅。這些西蜂對中華蜜蜂有很強的攻擊力,且翅膀振動頻率與中華雄蜂相似,導致中華蜜蜂誤認,從而可以順利進入蜂巢,還得到相當於同伴的待遇和飼喂。不同種群不能共存,西蜂殺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自1896西方蜜蜂的優良品種如義大利蜂和喀尼阿蘭蜂的引進和大量的繁育以來,中華蜜蜂受到了嚴重威脅,分布區域縮小了75%以上,種群數量減少80%以上。黃河以北地區,只在一些山區保留少量中華蜜蜂,如長白山區、太行山區、燕山山區、呂梁山區、祁連山區等,並處於瀕危狀態,蜂群數量減少95%以上;新疆、大興安嶺和長江流域的平原地區中華蜜蜂已滅絕,半山區處於瀕危狀態,大山區如秦嶺、大別山區、武夷山區、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東部、南部山區、南嶺、十萬大山等地區處於易危和稀有狀態,蜂群減少60%以上;只在雲南怒江流域、四川西部、西藏、神農架山區還保存自然生存狀態。

與中華蜜蜂相比,意蜂的工蜂嗅覺靈敏度較低,不易發現分散、零星開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薔薇科、漆樹科、山茶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葫蘆科等。這些種類的植株分散,矮小,多生長在遮蔭處。開花時,中華蜜蜂是主要採花者,意蜂的工蜂很少去。另外,在同一採集地區,中華蜜蜂每日外出採集時間比義大利蜂提早和延遲,一般多2~3小時。因此,中蜂對本地植物授粉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西方蜜蜂。

中華蜜蜂起著重要的生態平衡作用,中華蜜蜂一旦完全滅絕,會影響整個與之有關的植物共生生態系統的變化,多種植物將消失。這也正是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沒有蜜蜂,人類只能活4年」的原因了。

官門山自然博物館,分為奇石館、生物館、地質館、民俗館

神農架為何成為中蜂的樂園

中蜂種群和棲息環境的保護,一直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成立了國家級中蜂(長白山中蜂)保護區、神農架國家級中蜂(華中中蜂)保護區等5個國家級蜜蜂保護區。

神農架中蜂屬於中華蜜蜂華中生態型,是東方蜜蜂的一個品種,是我國的本土蜂種。據調查,神農架林區是目前湖北省唯一未飼養外來蜂種的行政區域。中國養蜂學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蜜蜂專業委員會對神農架地區中蜂遺傳品種資源進行調查後,普遍認為神農架是中華蜜蜂最好的棲息地,是蜜蜂與植物共存生物多樣性表現最為突出的地區。

神農架的土蜂蜜被稱為「百花蜜」。顧名思義,就是上百種花的蜜。神農架擁有迄今為止地球中緯度地區保存尤為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可供中華蜜蜂采蜜的植物就有400餘種,而且不同植物的開花期也不一樣,花的味道各異,可謂食源豐富。加上神農架是長江和漢江的分水嶺,共有四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317條。神農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年平均降水總量為36.44億立方米,汩汩的山泉水隨處可見,為中華蜜蜂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也造就了神農架蜂蜜上好的品質。

神農架中華蜜蜂的傳統箱式、飼養方式、取蜜方式、品種純度等都具有很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是「難得的中華蜜蜂保種場所」。神農架國家級中蜂(華中中蜂)保護區的建立,將有助於健全管理機構,改善管理手段,進一步加強保護力度,從而更好地保護神農架中華蜜蜂種質資源,使區域內物種多樣性得以較好的保存。

割蜜前的準備工作,用點燃艾蒿的煙讓蜜蜂變的溫順

尋訪世代養蜂人,感悟養蜂的真諦

在神農架林區,筆者有幸接觸到一位世代養蜂的人——項斌。他的爺爺、父親都是養蜂人,也是神農架的老林業人,對養蜂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項斌說:「養蜜蜂,首先,你要和蜜蜂交朋友,深入地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規律,然後要順應它們的習性。割蜜的時候,要給蜜蜂多留一點蜂蜜,不然它就餓死了。」短短的幾句話,樸素的道理,但是道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項斌是神農架的工作人員,他的養蜂場在湖北神農架林區官門山,這裡位於神農架木魚旅遊度假區南郊的石槽河沿岸,物種豐富,峰險林奇,山水相映,環谷幽深,地質景觀富集。原山原水原生態景觀迷人,盡顯「山為本、水為魂、山水交融」特色,有自然博物館、野生動物養殖區,珍稀植物種植區,珍稀植物保育園、中藥材園及梅花鹿園多個動植物觀賞園。官門山區域的海拔在1200~1500米之間,這個海拔梯度正是中藥藥源植物生長的理想地方,加上水源豐富,為中蜂采蜜創造了理想的條件。

在這裡,養蜂人項斌開闢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項斌說:「咱沒其它太大的本事,就是會養蜂,了解蜂的生活習性,喜歡和它們打交道。把蜂養好了,也就是對神農架保護工作最大的支持。」

與其他人養蜂不一樣的地方之一,就是項斌的蜂箱是掛在岩壁上的。和項斌交談了解到,此舉一方面是為了避免黑熊和野豬等野生動物把他的蜂蜜當「美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吸引力,引起公眾對中華蜜蜂這個古老的原始蜂種的關注。

養蜂人項斌(左一),為每一位喜歡中蜂的人講解著關於他和它們的故事

來源:《旅遊縱覽》2013年第3期

撰文、攝影:李麗娟、蔚培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UVxLXIBd4Bm1__Ypjy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