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預測:中國六代機不止1種型號

2024-06-27     兵器志

關於中美六代機的角逐,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斷層,美軍看著忙著扯皮的政黨,心急如焚,更有跡象顯示,美國的六代機計劃,可能面臨「難產」。

目前,六代機「賽道」成為了各國航空界關注的焦點,這不僅對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考驗,更意味著未來空中作戰格局的重大轉變。

中國和美國被視為這一領域的領跑者,兩國的進展情況也頻繁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從已經透露的信息看,中國和美國都在積極推進其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美國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十分引人注目。

在多個國際航展上,中國展示的無尾翼戰鬥機模型,以及官方媒體間歇性披露的相關信息,都表明了中國在第六代戰鬥機研發上取得的顯著進步。

特別是美國空戰司令部前司令馬克·凱利曾評估稱,中國對六代機技術的研究方向與美國高度一致,涉及低可視化、指數級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對開放式任務系統的靈活運用。

另外,美國空軍「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負責人布倫丹·馬爾瓦尼對中國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進展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推測。

他認為,中國未來的六代機可能會擁有載人和無人兩種模式,這一點依賴於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鑒於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顯著成就,馬爾瓦尼對中國將無人作戰飛行器的技術水平上升至六代機或其無人僚機的潛力表示期待。

此外,他還暗示,中國可能已在測試第六代戰鬥機的相關子系統,如雙座版殲-20的曝光,可能預示著有人戰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技術的實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在六代機領域取得的穩步進展相比,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的研發進展似乎並未如預期般順利,這一差異不禁引發了外界的猜想,未來空戰主導權會落入誰手?

去年,美國的幾家頂級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思羅普·格魯曼,向美軍交付了三架用於技術驗證的飛機。

這一動作原本被視為美國空軍開發下一代戰鬥機(即所謂的六代機)的前奏。根據計劃,今年將是選定最終製造商的關鍵時刻。然而,最近有報道稱,美國空軍參謀長丹尼爾·阿爾文透露,美國空軍正在重新評估六代機項目,項目面臨著一些困難的決策。

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解釋稱,這些「困難的決策」主要涉及預算問題。同時,美國空軍上將戴維·奧爾文的一番言論更是加重了外界的疑惑,他表示美國空軍並不一定會推進六代機的研製。

這樣的聲明無疑在美國軍事圈內掀起了軒然大波,讓外界對於六代機項目的未來充滿了疑問,甚至有人認為,如此一來,美軍在空中可就沒什麼武器能用來對付解放軍了。

要知道,六代機計劃可是美國空軍的"天字第一號工程",怎麼會這麼容易放棄?其實,主要原因有4個:

首先是資金的緊張。儘管美國軍費開支位居世界之巔,但F-35的升級、B-21轟炸機的研發以及新一代洲際飛彈的製造等項目已經耗費巨額。在這種情況下,再投入資金到六代機項目顯得捉襟見肘。

其次是技術挑戰。六代機所需的技術創新,包括人工智慧、雷射武器和超音速巡航等,都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時間。將這些高科技整合到一個平台,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第三是戰略方向的轉變。隨著無人機、網絡戰和電子戰的日益成熟,傳統的有人駕駛戰鬥機可能逐漸走向淘汰邊緣。美國軍方可能正在權衡這種轉變對六代機項目的影響。

最後是政治因素。在美國國內,軍費開支一直是一個敏感且有爭議的話題。在這種大環境下,推進六代機項目可能會激起一些政治上的反對聲音。

美國在六代機項目上的退步,可能會導致全球軍事競爭的新格局。俄羅斯和歐洲等其他國家可能會藉此機會加大自身的研發投入,以爭取在未來航空技術領域取得領導地位。同時,美國的盟友們可能會對美國的承諾和能力產生懷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80b278d0bba5fb6572627200f012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