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這個冬天,一座以「冷」聞名的城市,因其獨特的冰雪文化,吸引著天南海北成千上萬的遊客。
「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業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對冰雪文化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一脈,冰雪文化伴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走進千家萬戶,融入百姓生活。
「不是歐洲去不起,而是『爾濱』更有性價比。」哈爾濱是中國冰雪雕塑藝術的發源地。1963年,兆麟公園第一屆冰燈遊園會的舉辦,開創了現代冰雪文化史的先河。
1985年,首屆哈爾濱冰雪節啟幕,遊客不僅可以在冰燈遊園會上觀賞各種冰雕作品,還可以坐冰帆、打冰猴,參加冰雪文藝晚會。
如今,精雕細琢的青花瓷雪雕、寫意風格的冰雪水墨畫、獨一無二的冰版畫……依託大自然賜予「冰城」的得天獨厚資源,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雪花和冰晶中次第綻放。年年都有新意的冰燈藝術,被人們譽為「永不重複的童話」。
以冰雪為主要「物料」的創意,還體現在與數位技術融合,為遊客提供冰雪環境下的視聽新體驗。這個冬天,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以冰雪為體,以光影為魂,應用先進技術,建造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冰雪王國,盡顯冰雪與藝術交融的獨特魅力。
主塔「冰雪之冠」氣勢恢宏,「冰心築夢」典雅大氣,「童話王國」文藝浪漫,「穿越城堡」夢幻迷人,「數字冰林」綺麗繽紛……近千個美不勝收的景觀讓人流連忘返。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榮膺「2024年冰雪文化十佳案例」。
千里之外,因北京冬奧會而馳名中外的延慶同樣熱「雪」沸騰。皚皚白雪映襯著236組大型特色花燈、3000米花燈長廊、20萬盞花燈,世園公園被裝扮成夢幻的燈城。白天玩冰嬉雪,夜晚賞燈泡溫泉,成了市民、遊客來延慶遊玩的新「標配」。
那達慕是深受蒙古族群眾喜愛的民族特色活動。2014年春節前夕,正在內蒙古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活動現場。在傳統的「五畜祈福」儀式上,總書記按照蒙古族習俗,用無名指蘸上用銀碗盛著的鮮牛奶彈了三下,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畜興旺,人民幸福安康。
眼下,「天天那達慕」在內蒙古火熱進行,遊客可以體驗冬季草原「男兒三藝」,觀看冬季民族服裝展示、駱駝表演等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冰雪旅遊項目,身臨其境地感受少數民族文化和冰雪魅力。
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烏梁素海有著依託於冰雪的冬捕文化。
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在熱鬧歡騰的冬捕現場,漁民帶著捕撈工具鑿冰、走網、收網,讓遊客現場體驗壯觀的冬捕景象。在出魚口,還有很多慕名前來的遊客拿著手機拍照,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中國黃金雪域線」的新疆,冰雪點綴。乘興而來的遊客可以在皚皚雪原上策馬揚鞭,亦可漫步於古村落中觀摩古老毛皮滑雪板的製作工藝,還可以去傳統村落「貓冬」、賞雪山、參觀書院。
無論是在冰燈遊園會上觀賞各種冰雕藝術,還是觀看冰雪演出節目和主題影視作品,抑或體驗冬捕,其核心都是感悟源遠流長、不斷創新出彩的冰雪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強調,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奧文化資源,堅定文化自信。
與時俱進推動冰雪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僅可以滋養百姓生活,還可以帶動冰雪產業發展。如今,充分發揮冰雪文化魅力,打造「冰雪+文化」新業態,升級冰雪文化體驗,已成為很多地方力促經濟回穩向好、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手段。
冰雪文化,賦予了「冷資源」溫暖的文化情懷,為素凈的冰天雪地注入神奇的藝術生命。以冰雪文化為底蘊,一個個城市打造出新名片。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就在我們的身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9dd86e65348b2fa5f8734a0947a0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