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設施陳舊、牆體透寒
老年人上下樓梯難、無處停車
年久失修、環境髒亂差
物業失管失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小區,已步入 " 高齡 ",老舊小區宜居改造已列為國家、省、市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在消滅城市亂象的同時,優化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市特質。
近期,市財政積極籌措撥付啟動資金2億元,支持二環路等主幹街路小區宜居改造,目前項目正在加緊啟動建設。
都會改造什麼?主要是結合建築立面節能改造、更換保溫門窗、牌匾廣告整治、外掛線纜梳理、樓體燈飾照明、私接亂建拆除等綜合治理工作。
有些地方已經先期啟動了,道里區友誼路、道外區南直路、香坊區和興路、南崗區中山路等路段沿線樓體修補粉刷、清洗等工作,力爭在9月20日前完成。
諸葛小編所在的香坊區中山路段,不少小區的改造工作從8月初就開始了,比如房齡接近20年的民香小區,2周前就開始了加裝電梯居民意向統計(因收費問題,居民意見不一致),以及外部防盜窗免費換新工作,省醫院附近1995年之前的小區,開始了天然氣管道換新意向統計。
而對於改造的方向,不少深受老小區髒亂居住環境困擾的市民吐槽連連。
@俯瞰圖網友:把房子平改坡才是關鍵,外牆體刷的好看,屋裡嘩嘩漏水怎麼辦?
@氫氣qi:沙曼一街區破爛不堪,私建亂建,車棚變成建材商店倉庫,存在安全隱患。
@小岩:不要只粉刷,一定要和保溫一起做,這才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好事。
@王秀明22::哈爾濱西樹二道街居民和頭道街居民期盼動遷或改造,家家房子危險,電線老化一旦著火,後果不堪設想。
市民的言語裡面,充滿了困擾和擔憂,以及對老舊小區改造的迫切。
其實從長遠來看,哈爾濱老舊小區大規模改造工作只是剛開始,未來哈市將用三年完成四環以內主城區棚戶區改造任務,除了拆遷外,還涉及到維修樓頂屋面漏水、增設物業管理、加裝電梯、建地下停車場、社區活動中心、快件存儲等細節。
從整體計劃來看,2019年,哈爾濱以城市中心區和主幹街路沿線區域為改造重點;2020年,以影響生態環境和城市景觀區域為重點;2021年底前,將重點推進剩餘的城市邊緣區等棚戶區改造。
今年哈市主要以中心城區和主幹街路兩側為主,分兩批啟動實施32個棚改項目,涉及1.1萬戶,徵收房屋面積85萬平方米,計劃徵收總投資124.3億元。目前,哈市已啟動拆違和徵收項目4個,涉及4469戶,占年度計劃的40%。其中:
道里區車站街民橋街項目於6月16日啟動企業房屋拆除和拆違,計劃7月15日啟動其他房屋徵收;
香坊區林園路項目於6月27日啟動徵收;
道里區武威路鐵順街項目已啟動拆違工作;
道外區先鋒路東棵街(北側)項目,於7月6日啟動徵收。
老舊小區、棚戶區對於哈爾濱來說,像是難愈舊疾,多年積攢累贅不堪,不僅影響了整個城市的風貌,更是拖慢了市民的生活節奏,隔絕了居民生活本應有的幸福感。然而「病去如抽絲」,冰城市容市貌的煥新,除了做到表面的美觀、內里的加固外,更需要大筆資金去支持部分地區徹底的拆建和居民安置,多渠道的資金積累,需要時間,也意味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