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關芒種的知識你知道嗎?

原標題:這些有關芒種的知識你知道嗎?

明天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九個節氣——

芒種

芒種是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此時節

北方麥黃

江南秧綠

揚州也進入了

「割麥插秧兩頭忙」的季節

【關於芒種的由來】

芒種,

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干支歷午月的起始。

芒種一詞

最早出自《周禮·地官司徒·草人》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所謂「芒種」

是指有「芒」的作物應收

谷黍類的作物當「種」

這個時節

人不閒,地不荒

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候

在很多地方

麥穗收盡,稻秧登場

旱地耕過,灌作水田

芒種【風俗】

煮梅

有傳說稱煮梅的習俗起源於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具有多種營養保健功能,但青梅鮮果酸澀,需加工食用,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過於「三國」里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了。

掛艾草

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滋生,容易傳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稱。芒種節氣正逢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前後,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掛菖蒲,藉以避邪驅毒。所以,古時又稱五月為「蒲月」。

送花神

在古代,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開犁節

浙江一些地區有「開犁節」,在芒種當天舉辦。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為同情人間饑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結果導致野草瘋長,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人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芒種【養生】

芒種後氣溫升高,

空氣潮濕悶熱,

進入典型的夏季氣候。

起居宜晚睡早起

芒種節氣前後,人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

此處的「晚睡」並非指熬夜,古時候認為晚上11點已經進入子時,視為「晚」,同時,日常要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於氣血運行、振奮精神。

飲食須清淡

小編提倡各位,「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

在芒種期間,儘量能夠「增苦」「減酸」。

心情要放鬆

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這樣肌體才能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

因此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比如聽聽音樂、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努力做到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人生大事,不過

有種,才有收

種好,才能收好

仲夏的火熱難免煎熬

大浪淘沙自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正如早出晚歸的勞作雖苦

糧食堆滿時的喜悅無可替代

上神奇高郵湖

一起享受成果的喜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e2d5b7099cb388b55ef75ad508fe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