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鴨是一道廣東粵西的地區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此菜是粵菜鴨餚中最普通的一種。肉質細嫩,潤滑清甜,無膻味,補中養胃、化痰止咳、滋陰潤肺。在粵西除了海鮮、白切雞、白切狗,白切鴨也「香」名遠揚。
白切鴨都是去毛去內臟後整隻下鍋用清水煮熟。煮好後撈起來,砍塊上桌,蘸著醬料來食用。看起來做法簡單,但想煮好也需要一定的經驗才行。雖然只是白灼,但火候依然非常重要,肉太生或者太熟都會嚴重影響味道和口感,而不同的食材對火候的要求又不一樣。
粵西秘制的「白切鴨」你會做嗎?教你秘制方法,如此美食不能拒絕
用料
麻鴨或白鴨1隻、薑片3-5片、姜蒜
做法
嫩水鴨(麻毛鴨)一隻,收拾乾淨;
整鴨腹部切開即可,放入電壓鍋,水漫鴨身即可,加入一勺鹽,薑片3-5片;
水開鍋上氣後十分鐘即可,如果鴨子太老可以多壓幾分鐘;鴨子撈出過涼水冰鎮十分鐘,讓鴨皮更脆,鴨肉緊緻。
熄火後不要開蓋,仍然蓋上蓋子燜10分鐘,用筷子能扎進去,且沒有血水冒出,鴨肉就基本熟了。
做蘸料:沙姜、蒜茸、醬油汁、花生油。
醬油汁,鴨肉原只白切,味道要蘸才足,但這醬油汁要用花生油榨出來的花生油!最後砍鴨上盤,一道美味的白切鴨就做好了!
感覺本文還不錯,歡迎收藏、點贊、關注小編,分享給家人朋友。若是你有好的建議,歡迎留言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