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神話的破滅麥克阿瑟,曾是日本太上皇,韓戰失敗後被撤職

2023-07-07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軍事神話的破滅麥克阿瑟,曾是日本太上皇,韓戰失敗後被撤職

曾經他被日本聯合艦隊打得抱頭鼠竄只能倉皇逃離從長計議;後來作為太平洋戰場上的神話昂首挺胸地走進日本。按理來說有這樣的淵源在前,他和日本民眾該是深仇大恨你死我活的宿敵,可事實上卻是無論是他走近日本還是離開日本都是夾道歡迎依依惜別。這其中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美軍的五星上將,來看看他在太平洋戰場到底有著怎樣的表現吧。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出生於美國的軍人世家,父親是美軍的陸軍中將,曾經擔任過菲律賓的總督。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麥克阿瑟也對軍人有著特殊的情結,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點軍校,在畢業時更是以98.43分的成績一舉刷新了學校之最,而後參軍服役,僅僅用12年的時間就從工程團少尉晉升到了少校。一路順風順水,麥克阿瑟的天賦在命運的推動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麥克阿瑟提議從國民警衛隊里抽調人員組建軍隊奔赴歐洲戰場。而這一支被命名為「彩虹師」的軍隊也沒有辜負美國人的期望,在麥克阿瑟的帶領下,這抹美國的彩虹即將照耀整個世界。憑藉傑出的指揮才能,他們所向披靡,麥克阿瑟先是被破格提拔為上校,在戰爭勝利後還被授予銀星勳章等一系列榮譽。這一刻,他榮耀歸鄉,成為了西點軍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校長。1922年,麥克阿瑟奔赴菲律賓任馬尼拉軍區司令。

1930年,他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1935年,擔任菲律賓的軍事顧問更是他人生的巔峰。這一刻,手握軍事天賦,恰逢戰爭時機,麥克阿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然也就狂妄得不可一世。只不過,現在的他有狂妄的資本,誰讓人家打了勝仗呢。

但是東方文化里低調做人的古訓卻是真理,麥克阿瑟既已入鄉,難免就得隨俗,要不然就是吃大虧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而遠在菲律賓的麥克阿瑟卻不以為然,堅持認為日軍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會進攻菲律賓,覺得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準備,但是日軍卻真的這麼乾了,當晚菲律賓的機場就遭到了攻擊,隨後美空軍遭遇了重大打擊,日軍趁虛而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瞬間成為了第二個珍珠港。美菲軍隊投降,菲律賓淪陷。麥克阿瑟只能倉促前往澳洲,在那裡,一貫高調的麥克阿瑟當著眾多媒體的面發布宣言。誠然,菲律賓作為日本後勤補給的重要一戰,其戰略位置不言而喻,但是麥克阿瑟如此高調究竟是信心十足還是空城計呢?

畢竟日軍的先行部隊已經觸摸到了澳大利亞的國土邊境了,麥克阿瑟當即決定反攻。1942年7月,麥克阿瑟指揮盟軍在巴布亞半島與日寇血戰半年,摧毀了日軍在紐幾內亞東部的軍力。隨後,極具開創性地運用了跳島戰術,即繞開日軍重兵把守的島嶼,跳躍性地向縱深的島嶼進攻,然後依靠海空封鎖困死那些重兵把守的島嶼。直到1944年7月,麥克阿瑟向西推進了1800公里,基本控制了整個紐幾內亞島。但是此時美國政府內部卻對要不要繼續進攻菲律賓產生了分歧,可麥克阿瑟依舊堅持,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他們也無可奈何。

1944年10月20日,美第七艦隊掃平了萊特島的灘頭陣地,成功登陸。這一刻麥克阿瑟洗刷了兩年前的恥辱,他又重新回到了故土。一身嶄新的軍裝,一副偉岸的身軀,這一切無不昭示著他對於兩年前的耿耿於懷和如今的志得意滿。在萊特島登陸以後,他又配合哈爾西展開雷伊泰灣海戰,殲滅了日本聯合艦隊,奪取了制空、制海權。隨後又指揮盟軍向北面的馬尼拉發動了總攻。

1945年1月10日,盟軍在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灣登陸,又於29日在南面的巴丹登陸,1945年3月,盟軍最終收復了馬尼拉,解放了菲律賓。而這一站,日本徹底喪失了在東南亞的物資補給,損兵折將高達40多萬,再無回擊之力,麥克阿瑟也因此威震日本。9月2日,身為太平洋盟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高調出席密蘇里戰列艦上舉行的受降儀式。在那裡,他囂張地用了五隻鋼筆簽字,而這五支鋼筆後來被他送給了英國的亞瑟少將、美軍溫萊特將軍、美國檔案館、西點軍校,還有妻子,作為紀念。

此時,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已然變成了一地雞毛,而麥克阿瑟則昂首挺胸地接過了日本事務。對於曾經的累累罪行,日本昭和天皇終日寢食難安,因而總是對麥克阿瑟奴顏婢膝。麥克阿瑟出於日本社會穩定的考慮,答應保其小命,於是天皇更加感恩戴德馬首是瞻,由此麥克阿瑟成為了日本的太上皇。對此他在日本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破除了日本民眾對於天皇近乎瘋狂的崇拜,廢除了日本的國教神道教,大力推行西式政治制度。這個曾經讓他不爽的民族,上到天皇下到國民,此時被他徹底踩到了腳下。而這也讓麥克阿瑟更加的不可一世唯我獨尊。但也正是麥克阿瑟的介入,日本很快就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了過來,甚至還超越了戰前經濟的發展,日本民眾喜不自勝。此時,麥克阿瑟在日本享受到的超國民待遇更加讓他找不到北。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劈竹,將南韓軍打得節節敗退。美國為了保護自己在亞太的利益,操縱聯合國通過了八國提案,以美國為首組成八國聯軍,悍然出兵干涉韓戰,麥克阿瑟則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全權指揮戰爭。此時,朝鮮人民軍已經占領了朝鮮半島的百分之九十,將聯合軍隊緊緊壓在了大邱和釜山一角。麥克阿瑟兵行險著,大膽在韓國西部的仁川港登陸。一時間仁川失守,朝鮮人民軍被攔腰斬斷成兩部分,38線以南的人民軍後路被抄軍心渙散,準備向北潰逃。麥克阿瑟則乘勢揮師北上,很快攻克了平壤,抵達了中朝邊境,但是他卻選擇了炮轟,這期間甚至有不少炸彈落到了中國境內。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都懂,所以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11月初,志願軍在雲山沉重打擊了美軍騎兵精銳的第一師,狂妄的麥克阿瑟決定要炸毀鴨綠江的橋樑和設施,就這樣,他一面空襲,一面從東西兩面雙線進攻,高傲地宣稱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聖誕節攻勢一觸即發,而彭德懷將軍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在西線,志願軍攻擊聯合國軍最薄弱的右翼德川,突破防線後迅速向敵左後迂迴,113師奔襲一夜後到達幾十公里以外的三所里、龍源里一帶,切斷了聯合國軍的退路。一時間,聯合國軍軍心大亂,志願軍的40/39/50/66軍乘勢發動總攻。西線聯合國軍的總攻擊瞬間變成了總潰逃,紛紛向南逃竄。然而固守三所里的113師一步不退,死死卡住了美軍的退路。麥克阿瑟震驚了,他從沒見過進攻如此猛烈的軍隊,為避免全殲,只好命令聯合國軍徹底丟棄重裝備,翻山越嶺向西逃離,損失過萬。而在東線的長津湖,號稱美軍精銳的陸軍一師也遭遇了致命打擊。

志願軍四面合圍處處設伏,美軍草木皆兵,從柳潭裡向南面的下碣隅里一路潰逃,志願軍窮追猛打,美軍魂飛魄散,最後坐軍艦撤離了朝鮮。這場潰敗被美軍稱為地獄之旅,陸戰一師傷亡慘重,被調往後方整頓,再也沒有參與整個戰事。至此,麥克阿瑟鼓吹的聖誕節攻勢變成了聖誕節大逃亡。而後,志願軍節節勝利將聯合國軍打到了37線附近。而美國政府害怕麥克阿瑟發瘋,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急忙通過廣播撤銷了他的總司令職務。

就這樣,麥克阿瑟被迫離開了他戎馬一生的戰場。而回到故土的他雖然鮮花傍身掌聲不斷,但卻始終耿耿於懷。麥克阿瑟始終堅持對中國開戰,在他心裡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不會是他的對手,只要給他時間。可惜歷史早已寫出了結局,他只是裝作看不見罷了。曾經一窮二白的時候都能贏了,況且是如今的兵強馬壯呢?先進的武器從來都不是戰場上的決定因素,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卻被吹得天花亂墜,反而讓人找不到其中的關鍵,而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只有人才是唯一的因素,正是因為人的可能性,才為勝利鋪墊了伏筆。麥克阿瑟是輸了,但是他在太平洋戰場立下的汗馬功勞卻也是不可估量的。

就像他在演講中所說的那樣,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哪怕就是曾經的五星上將也無可奈何。1964年,麥克阿瑟因病去世,享年84歲。這位在太平洋戰場上囂張到不可一世的神話也有破滅的一天,那麼在各位眼裡,可曾有過什麼不敗的神話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161815d3681db8b0b284950a92199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