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鷹派降息」:新時代大幕已經拉開

2019-08-02     eBOND

01

沒有任何懸念,在市場預期已經打滿的情況下,美聯儲乖乖的按時按量降息。唯一一點保持「央行獨立性」和鷹派面子的是鮑威爾的講話。「當前降息並不意味著未來降息,並不意味著啟動降息通道」的說法,就像失去節操的人為自己的牌坊做軟弱無力的辯解。鷹派的強硬形象,也只能用語言來表達和對沖。

但即使這樣,市場也並不買帳,用大跌來表達利好出盡和對鮑威爾「狠話」的不滿。這又是一場美聯儲與市場的大型對決,後者已經將前者綁架,資產泡沫成為「人質」,即使美聯儲按期降息交了部分「贖金」,但由於講話態度不夠端正過於鷹派,市場也很不滿意的「撕票式」大跌。用波動率來威脅美聯儲做出更可置信的承諾,希望把鷹派馴化成鴿以便為後面的上漲鋪平道路。畢竟,當前的水位下,每一次上漲所需要的對價越來越高,經不起一絲老鷹的驚嚇。

02

這次特朗普贏了。

據不完全統計,自美聯儲加息開始,特朗普在推特上向美聯儲施壓已經接近20次。

最近的一次,是7月30日,就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其他官員準備開會的時候。特朗普直言:

「美聯儲加息太多太早了!美國經濟非常好,如果不是美聯儲在扯後腿,會更好!小幅降息是不夠的,但無論如何我們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但是,美聯儲的這次降息或許只是鮑威爾的緩兵之計。

一般而言,央行降息是為了刺激疲軟的經濟,但單憑美國近期的經濟表現,其實還不足以支持美聯儲做出降息這一舉動。

美國經濟今年前兩個季度分別增長3.1%和2.1%,失業率和通脹水平也仍處於歷史低值。

(美國各季度GDP水平)

在經濟增長還在2%以上的時候就降息,這明顯並不是降息周期的開始,而是一次「預防性降息」。

什麼是「預防性降息」?這說明美聯儲擔憂的是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潛在影響,而不是目前已經對美國經濟所產生的後果。

一直以來,美聯儲都會監測全球主要地區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為最終的利率決議做參考。但官員們其實都明白,以美國的經濟實力,一些世界範圍內蔓延的危機對美國來說並不是麻煩。

但鮑威爾顯然不這麼想。

在宣布降息前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中,鮑威爾警告,美國經濟看起來是健康的,但全球經濟並不健康,而美國經濟很可能會受到感染。

「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可能通過金融市場、貿易和市場信心影響其他國家的金融和經濟狀況,」鮑威爾說,「在這個新世界裡,若要履行我們的使命,就必須了解全球相互聯繫的預期效應,並將其納入我們的政策決策。」

一直把國內經濟數據當做北極星來指引方向的美聯儲,不得不對面前的全球經濟放緩做出反應。

03

這裡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美國降息明明板上釘釘,美元指數卻走到一年多高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股卻越來越貴了。

一般來說,需要降息提供刺激的國家,經濟增長都不太好,投資者不會買入股票、外匯等資產,而是黃金等資產用於規避風險。

但是美國還不是一般國家,在中美貿易摩擦之下仍能有2.1%的增長率,放在2019年真的不低了。

經濟表現依然不錯的美國仍然在吸引全球資金流入,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美元跟金價齊飛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因為,美聯儲無論降不降息,都阻擋不了全球降息潮的來臨,只是美聯儲如果降息,或許將加速全球央行跟風。而且降息本身也在傳遞出全球經濟疲態盡現的信息。

未來,全球大部分經濟體都將迎來低利率時代,像債券這些生息資產所產生的利息將越來越少,為了避開資產縮水的風險,作為既能保值又不是生息資產的黃金,自然將受到熱捧。

這就是黃金等非生息資產在降息前後都將價格飛升的底層邏輯。

04

年內已有22國宣布降息,中國央行跟不跟?

包括今天的美聯儲在內,年初至今全球已有22個國家宣布降息,其中印度央行和牙買加央行已連續三次降息,土耳其央行降息幅度最大,一次就降了425個基點。

數據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制表

事實上,我國央行「降息」包含兩種方式:

下調存款基準利率;

以逆回購、MLF等為代表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利率。

針對國內外市場對中國降息預期再升溫的情況,央行表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還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機制的變化,在統籌平衡好內外均衡的前提下,堅持以我為主,重點要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和運用的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穩定,同時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性,降低融資實際利率。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近日在接受財新採訪時也明確指出:「我們現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降息主要是應對通縮危險,但現在中國物價走勢溫和,因為豬瘟等因素,5月、6月CPI都到2.7%了,所以現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可以說接近黃金水平,即舒適水平。」此外,易綱還重點談到了利率並軌和利率市場化的問題,表示貸款基準利率淡出,由市場化報價利率來取代貸款基準利率。

除了貨幣政策外,從目前央行的動作來看,持續推進金融開放也是中長期規避風險的重要方式。近期央行、外匯局、商務部等監管部門也在通過一系列金融開放措施,包括進一步開放股票、債券市場,減少對金融機構股權比例的限制,增加境外機構的對沖方式,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式,吸引境外資本進入中國,穩定跨國企業和全球產業鏈信心,進一步促進位造業轉型升級。

我們都應該記住2019年的8月,因為下一個十年的序幕,從今天拉開了。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創作不易,求個關注!關注eBOND君,訂閱更多優質原創推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HKNUmwBtRl-7Ca7_M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