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生力軍」——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公開選任鄉村振興人才

2023-12-15     光明要聞

原標題: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生力軍」——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公開選任鄉村振興人才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閆 磊

「可別小看村支書這個崗位,責任大著呢。這幾年在村上干,我一直努力幫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深感『群眾利益無小事』!」12月10日,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紅塔村,33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張千勞談到基層工作收穫時感慨頗深。

張千勞是紅寺堡區4年前公開選任的紅塔村黨支部書記。年輕人思路活、幹勁足,他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建成日光溫室3座,入股企業養殖湖羊,引進噸袋加工企業,想方設法發展產業、創造就業崗位。2022年4月,張千勞和村幹部商量,將爭取來的32萬元幫扶資金用於購買植保無人機、拖拉機、翻轉犁和旋耕機,提供農機服務,當年村集體就增收6萬多元,村民節省農機成本4000多元。如今,紅塔村黨支部由原來的二星級晉升到四星級,張千勞本人由於表現突出,掛職擔任柳泉鄉黨委副書記。

近年來,紅寺堡區緊緊抓住村幹部隊伍建設,探索公開選任村級事務人員新路徑,先後3次面向全區「三支一扶」期滿人員、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者等群體,公開選任村級事務人員200餘人,努力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紅寺堡區通過健全「選、育、管、用」措施,根據每名公開選任人員學歷、經歷、特長等,制定多崗位鍛鍊培養計劃、定期小班額培訓計劃、「老村干」結對幫帶計劃、任期目標考核計劃等,幫助提高選任人員的農村工作能力,有不少已經擔任村幹部,有的成長為村黨支部書記。

眼下,宣傳醫保政策是村上的重點工作。一大早,柳泉鄉柳泉村黨支部書記張婭梅和村幹部就分好了組,開始一天的入戶。4年前,20多歲的張婭梅被公開選任為村級事務人員時,還是個靦腆的小姑娘。「剛選任時就到鄉政府跟崗鍛鍊,正趕上脫貧攻堅,天天泡在村裡,跟群眾打成一片。」張婭梅說。經過幾年曆練,如今,張婭梅處理起繁雜的基層工作已經得心應手,還成了大家口中「很能行的大管家」。2021年11月,她被推選為柳泉村黨支部書記。

紅寺堡區太陽山鎮的馬順武,剛開始選任到紅星村時,擔任村主任助理。在老支書蘇厚財的結對幫帶下,馬順武很快就進入角色,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年初被鎮黨委選派擔任塘坊梁村黨支部書記。

如何讓這些人才留得下、穩得住?紅寺堡區還配套「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公開選任村級事務人員在享受其他村幹部同等待遇的基礎上,根據年終綜合考核等次,分別額外增加崗位補貼2萬元、1.5萬元或1萬元。同時,按照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每月分別發放100元、200元、500元補貼。「這些年我們公開選任的村級事務人員,見多識廣、思維開闊,有闖勁、有幹勁,成為鄉村振興重要的人才力量。」紅寺堡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成虎說。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5日 03版)

[ 責編:袁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ffa5a5fd9c29856aad2f5e84c2cb8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