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拍最美梯田·看山鄉巨變·促鄉村振興」全國攝影、短視頻大賽作品展暨農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在寧夏博物館舉行。
今年7月9日,西吉縣「拍最美梯田·看山鄉巨變·促鄉村振興」全國攝影、短視頻大賽隆重啟幕。歷經三個月採風,來自全國各地的25支攝影團隊,1273名攝影藝術家,奔赴山海、如期赴約,共拍攝了3150幅(組)6551張攝影作品,255部視頻作品,通過評委和網上投票評選,最終評出入圍攝影作品182幅(組)、短視頻作品72部。大賽被評為「固原市優秀網絡文化品牌」;大賽歌曲《西吉梯田》入選「放歌偉大新時代禮讚美麗新寧夏」寧夏優秀原創歌曲。這些優秀的攝影和短視頻作品成為一張張宣傳西吉、推介西吉的靚麗名片。
本次作品展還同步開展農文旅宣傳推介活動,通過展示西吉濃郁鄉土文化、展銷西吉特色農產品、推介西吉文旅精品路線,共賞西吉好風光,品西吉好吃頭,購西吉好東西,共享「西部福地吉祥如意」。
據悉,西吉多山,修梯田始於20世紀60年代,歷經幾代人的努力,創造了戰天鬥地的人間奇蹟,譜寫了人與自然互生的一首大歌。特別是近年來,西吉縣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補齊農業生產短板的重要抓手,按照「地平整、田成方、路暢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標準,建成高標準農田80.5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13.66萬畝,設施農業7300餘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連續兩年獲得自治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黃河杯」一等獎。
如今的西吉梯田,小山如螺、大山成塔,春時綠意盎然、阡陌縱橫,綠油油的禾苗隨著微風翻卷著道道綠波;夏時草木蔥蘢、層層疊疊,如根根鍛帶環繞在青山綠水之間;秋時流光溢彩,漫山鋪金,描繪出美麗鄉村油畫;冬時銀裝素裹、蜿蜒曲折,宛若大地紋理,美不勝收。
西吉氣候冷涼、生態適宜、環境優美,晝夜溫差大,大氣、土壤、水源潔凈,是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理想之地。按照肉牛大縣、馬鈴薯之鄉、冷涼蔬菜基地、優質雜糧產區的發展定位,全產業鏈布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肉牛飼養量達55萬頭,種植馬鈴薯60萬畝、冷涼蔬菜15萬畝,「西吉芹菜」「西吉馬鈴薯」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西吉牛肉味道鮮美、肉質細嫩,富含蛋白質和亞油酸,營養價值極高。西吉馬鈴薯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生產加工的「紅軍粉」「酸辣粉」,筋道光滑、口感一流。西吉芹菜、甘藍、菜心等高山冷涼蔬菜,質地脆嫩、芳香甘甜,深受客商青睞。西吉小米、胡麻油、蕎麥麵等小秋雜糧富含硒、鐵等多種微量元素,保健功效豐富。
西吉縣依託紅色資源、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開啟了振興騰飛的絢麗華章。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享譽全國,「單家集夜話」紅色佳話載入史冊;七彩丹霞火石寨被譽為「中國科羅拉多大峽谷」,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堰塞湖党家岔震湖宛若蒼天一滴淚,全國最美鄉村龍王壩是休閒度假的世外桃源;西吉華夏古錢幣博物館館藏錢幣完整的展示了中國錢幣發展史,還有郭文斌、了一容、馬金蓮等400多位鄉土作家活躍在文壇藝海,多名作家榮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文壇重量級獎項,更有春官詞、磚雕、木雕、刺繡、剪紙等非遺好物盡顯千古遺韻,訴說社會變遷。
「我們誠邀大家來西吉觀壯美梯田、看生態奇觀,領略『山水如畫醉人意』的別樣風情之美;來西吉品鑑好吃頭,購買好東西,感受『人間煙火暖心窩』的融合興旺之美;來西吉重溫革命歷史、觀賞丹霞雲海、探尋非遺文化,暢遊『不知人間有塵暑』的山水宜居之美。」西吉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馬天峽現場推介時表示。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通訊員 楊璞駿)
[ 責編:孫宗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