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羅蘭·加洛斯,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場地已被臨時改建成了拳台,楊柳出場了。她穿了一身藍色的拳擊套裝,拳套和頭盔護具上,赫然印著巴黎與五環。
參加奧運會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楊柳也不例外。她不是十幾歲就鋒芒畢現的天選之子,她出生於1992年,已經32歲了。八分之一決賽5比0輕取莫三比克選手多斯桑托斯,四分之一決賽零封比利時強敵德里厄,半決賽與中國台北選手陳念琴激戰三回合最終4比1勝出,現在,楊柳來到了決賽舞台。站在她對面的是阿爾及利亞選手伊曼·哈利夫。
哈利夫擁有與男性一樣的XY染色體,2023年沒有通過國際拳聯的性別測試,但是國際奧委會以護照所示認定性別,所以哈利夫仍具有參加女子比賽的資格。也正因此,哈利夫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第一回合,雙方試探,距離拉得比較開,都沒有貿然出擊。無奈哈利夫抓住僅有的幾次機會先發制人,此局過後,五位裁判都認定哈利夫獲勝。
第二回合,哈利夫加強了侵略性,一度壓制楊柳,但楊柳並不認輸,開始以逆時針方向移動尋找反擊機會。雙方互有來回,五位裁判還是認定哈利夫獲勝。
第三回合,楊柳仍然沒有氣餒,不斷發起進攻,可惜兩局在握的哈利夫採取拖延戰術,憑藉靈活的腳步遊走閃躲,讓楊柳無計可施。
最終,哈利夫獲勝,楊柳獲得銀牌。經過混採區時,她對記者說:「銀牌也挺沉的,你摸摸。」
針織背心 MO&Co.
白色運動背心 Lululemon
短裙、銀色項鍊 Louis Vuitton
楊柳大器晚成。她出生於內蒙古,是科爾沁草原的女兒。2007年,啟蒙教練徐峰到天山三中為拳擊隊選材,一眼看中了學校運動會800米跑冠軍楊柳。她身材高挑,腿長和臂展都不錯。可是拳擊是什麼?楊柳一無所知。她從沒看過拳擊比賽,沒有認知,沒有誤解,「一張白紙」。
剛開始練基本功,楊柳的唯一印象是枯燥和無聊。「比如拳擊抱架,就每天對著鏡子抱,一次兩小時。」可是無聊還得練,不然上了拳台就是純挨揍。「那時候挺苦惱,打不過別人,就是被別人打。」剛開始時也恐懼,慢慢地,求生欲的本能激發出來了,勝負欲也上來了。「看見別人拿好成績,我也想拿,就不服輸,你打我一拳,我必須得還回去,甚至我可以多還你兩拳。」
2008年,楊柳進入內蒙古拳擊隊,2013年又進入國家隊。倫敦奧運會上,女子拳擊首次進入奧運會,為國出戰也由此成了楊柳的夢想。那幾年,楊柳屢次進入國際、國內比賽決賽,卻屢屢與冠軍擦肩而過。「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會陷入自我懷疑,終歸連個冠軍都拿不上,就感覺不太對勁。」
儘管成績有瓶頸,楊柳倒從沒想過放棄。「當我累了、想鬆懈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獲得冠軍沒有那麼容易,你必須堅定目標,不斷激發潛能。」
2023年3月,楊柳在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精英女子63-66公斤級比賽中戰勝泰國選手素旺那彭,獲得冠軍,7個月後,杭州亞運會上,她再次戰勝對手,獲得冠軍。楊柳取得了巴黎奧運會的門票,31歲的她非常激動,她說:「我渴望奧運會。我知道會很難,但我的目標肯定是奧運會金牌。」
外套 Longchamp
運動短褲 Speedo
腰帶 KENZO
靴子 Giuseppe Zanotti
走下領獎台,楊柳開始迎接更多拳台以外的生活。各級的獎勵,以及媒體的拍攝與採訪。「以前行程很規律,就是吃飯睡覺訓練,現在就很多人找你。」奧運會之後,這群堅韌、強壯、樂觀的女拳手,得到了外界的關注。楊柳滿是汗水,用手臂在頭頂比心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她被視為了女子拳擊的榜樣。
「拳擊很考驗協調性、靈活性,它的魅力就在於怎樣想方設法跟對方鬥起來,自己打到對方而不讓對方打到自己,這種腦力思維的鬥爭很迷人。」楊柳沒有仔細想過,如果15歲那年沒有開始練拳擊,她會過著怎樣的生活,但她想,應該和普通人差不多,畢業了,找到一份工作,然後結婚、生小孩,什麼北京、巴黎、冠軍,都是另一個平行空間的事。
拳擊改變了她的軌道,也讓她從狹窄的成長路徑中解放了出來。在奧運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楊柳像小孩子一樣好奇、單純。手機被「沒收」了,聯繫不到外界,去看隊友比賽,比自己上場還緊張。不過最緊張的還是「搶雪糕」。「奧運村裡人挺多的,去晚了,連雪糕都吃不上!」
楊柳不知道4年後還能不能去洛杉磯,眼下,她想先打好明年的全運會。她心裡還珍藏著一個升國旗、奏國歌的期盼。她說:「最好的結果是國歌在異國他鄉奏響,站在領獎台的一瞬間,你會覺得祖國榮譽高於一切,那種榮耀是任何事情都比不了的。」
針織背心 MO&Co.
白色運動背心 Lululemon
短裙、銀色項鍊 Louis Vuitton
攝影:任申雲
造型:張珊ZORA
化妝:王茜
髮型:劉濤
撰文:吉普賽
編輯:JY、JIAWEI
設計:SHU
製片:火火
服裝助理:燕燕、凱雯、丹丹
微信設計:Mika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