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趙麗穎憑藉《風吹半夏》,榮獲第32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這也是她繼獲得第34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後一個月內第二次捧起視後獎盃。
當晚她身著Jean Paul Gaultier 2024春夏高定系列禮服,既有少女的浪漫又不乏利落飽滿的女性力量,正像堅韌且堅持初心的演員趙麗穎一般, 熱烈地盛開在每個角色中。
在同一天舉行的第59屆金鐘獎舞台上許多優秀的女創作者也美得熠熠生輝。許瑋甯憑藉《不夠善良的我們》斬獲了金鐘獎迷你劇女主角獎,也是既第58屆金鐘獎之後連續兩屆摘得桂冠。
還有由林心如擔任製作人的《有生之年》也斬獲了戲劇節目獎在內的六項大獎,不得不令人感嘆: 行至中局的女性創作者不僅手握好牌開局了,贏面也越來越大了。
曾幾何時,演不演媽這件事成為了女演員的一道坎,生怕自己沾上了「媽味」而少了那份「少女感」。不僅是因為國產劇中關於「母親」這一角色的描寫總是帶著幾分陳詞濫調,還因為描寫中女的作品本就沒有走入到大眾視野。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聚焦30+女性的綜藝爆火,到《三十而已》《我在他鄉挺好的》等影視作品的出圈,關於「中女」的社會話題和角色討論度也越來越高, 對女性獨立、成長、普通中女的魅力挖掘也更為多元。
即便是關於「母親」這一類角色的再詮釋也不限於「雞娃」「溫柔」「持家」等單純的形容詞標籤,就像是趙麗穎在《第二十條》中飾演的殘障母親,她的身上有矛盾的破碎感,在社會、家庭等種種因素累積起來的絕望下,她選擇了跳下天台以生命去吶喊。
曾在節目中表示過拒絕演媽媽的林心如,也沒有走入一個無戲可演的困局中。她開始嘗試開闢製作人的新賽道,從瑪麗蘇的《傾世皇妃》到聚焦女性的《華燈初上》,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掌握話語權。
正如許瑋甯拿下金鐘獎後所說的:「因為Rebecca這個角色可以替很多Rebecca這樣子的群體發聲,也希望Rebecca能讓在這個世界裡的人不孤單。」 無論是不是happy ending,中女的人生開始被看見了。
「中女」並不僅指代年齡位於中段的女性,中女在當下能成為熱詞還離不開《易經》中「離火運」之說。 中年女性只是中女定義里的一個分支,而非全部,比起狹義的數字它更像是一種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成熟又自洽,優雅且從容。
從影視作品中跳出,在各行各業中女正以自信從容的姿態參與進社會、文化之中。年初賈玲瘦身成功並帶著新作《熱辣滾燙》掀起熱潮,無論是戲內的樂瑩還是戲外的賈玲都在詮釋著屬於 中女的堅韌和強大的內心,善良為底色,悅己為內核。
還有一直在擁抱變化的魯豫,從《魯豫有約一日行》、《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以及女性向播客《岩中花述》,她一直在用足夠多元的形式向外界傳遞著屬於當代女性的聲音以及對女性議題的深刻理解。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 「中女」是如此有閱歷且充滿底氣的。
前不久一襲利落黑衣、幹練盤發亮相秀場的女神張曼玉狀態也非常好。出道20年,她是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演員,四十不惑的年紀轉身玩起了搖滾,大步邁向了另一個領域。 中女的肆意而行,每一步都堅定,每一步都暢快。
官宣了《我的中女時代》新專場的脫口秀演員小鹿,再此前的節目裡也大膽言明了自己要拿冠軍,雖然最後沒能實現「野心」但並不妨礙她不斷向前、向上去匹配自己的「野心」。 中女既敢於大方承認的野心,還有著清晰的目標。
蔣勛在《孤獨六講》中說,「捆綁在女性身上的枷鎖遠多於男性,當她要顛覆所有禮教、道德加諸在她身上的束縛時,是一場偉大卻不容易被理解的革命」。所以,中女的「勝利」才如此打人心。
再回過頭來看那些現實或戲劇作品中的中女,「勝利」也並沒有一種特別的限定模板。平平淡淡可以靜享悅己,波瀾起伏便順勢去乘風破浪,想重啟人生就大膽放手做。
圖源:女明星工作室微博、ins、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