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懷明編:《盧前教授紀念集》

2023-03-07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苗懷明編:《盧前教授紀念集》

《盧前教授紀念集》,苗懷明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為《南京大學戲劇學科百年傳統研究叢書》中的一種,收錄各類有關盧前的紀念文章、研究論文近90篇。

全書根據內容分為四卷,卷一主要收錄盧前著述的序跋題詞,卷二主要收錄盧前好友的回憶文章,卷三主要收錄有關盧前生平交遊的文章,卷四主要收錄研究盧前創作治學的文章。

盧前師從一代曲家吳梅,在詞曲等多個領域有著不俗的造詣和成就,該書全面反映了盧前的為人為文,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鑑。

《春雨》

目 錄

卷一

《飲虹五種》序 吳梅

《飲虹簃所刻曲》序 吳梅

《元人雜劇全集》序 吳梅

校訂《楚鳳烈》畢賦此代序 吳梅

題冀野《北游草》(三首) 于右任

盧冀野《飲虹樂府》序 龍榆生

《中興鼓吹》跋尾 龍榆生

《飲虹簃所刻曲》序 葉恭綽

《中興鼓吹》序 陳立夫

《中興鼓吹》序 陳匪石

盧冀野《中興鼓吹》題語 歐陽競無

〔翠樓吟〕•題盧冀野《楚鳳烈傳奇》 常燕生

《中興鼓吹》英譯本序 戴乃迭 楊憲益

《盧前筆記雜鈔》序 楊憲益

《盧前筆記雜鈔》序 張充和

《何謂文學》序 廖世承

《冶城話舊》序 張恨水

《曲雅續編》序 劉咸炘

豐子愷繪盧前像

卷二

盧前傳 易君左

記盧冀野 梁實秋

盧冀野 周作人

讀《中興鼓吹》憶盧前 琴廬

盧冀野懷念師尊 張友鸞

憶老師盧冀野先生 姚遲

盧冀野 張充和

盧前齋偷書記 趙景深

盧冀野 謝冰瑩

吉山盛會

——記盧冀野校長招待新聞界茶會(節選) 陳石安

記冀野樂章演奏會 陳石安

憶「胖叔」盧前先生 王正銓

盧前先生

卷三

先父沈祖牟與盧前先生的交往 沈丹昆

與盧冀野的友情 李伶伶 王一心

盧冀野與郭沫若 龔明德

盧冀野與周佛海割袍斷交 劉亦實

詩人盧冀野與豐子愷 張建智

曲家盧前的新文學著述及其他

——兼訂《詩人盧冀野與豐子愷》之誤 趙興勤

《春雨》・盧冀野・豐子愷 張建智

張充和與盧前先生的曲緣和書緣 孫康宜

張元濟與《讀曲小識》 柳和城

胡適、「園丁」與《燃犀》 瞿駿

憶詞曲名家盧冀野先生 陶遂

鬍子卻敵

——盧冀野的風趣 高拜石

讀盧前想起的 董橋

盧前的著述與藏書 劉奉文

盧冀野與東北師大 劉奉文

長春訪書記 盧佶

詞人盧冀野 張仲蔚

民國學者盧前在無城 陳飛

大師盧前與龍泉驛 蔣藍

盧冀野喝茅台 戴明賢

民國才子盧前筆下的茅台酒 郭旭

盧前:江南才子「開心果」 肖伊緋

京城讀盧冀野信 唐吉慧

盧前的詞曲研究與傳奇舊事 方繼孝

消失在城南的四處盧冀野故居 盧佶

盧冀野簽贈本瑣記 卞伯子

盧前談文憑 黃惲

盧前詩作手稿

卷四

盧冀野 夏敬觀

盧前 吳宓

盧冀野五種曲 浦江清

盧冀野與趙南星 周作人

《天京錄》 周作人

唱合詩:送盧前教授 吳祖光

《中興鼓吹》 張敬

《曲選》、《中興鼓吹》 王伯祥

《時代新聲》 姜德明

名士風度的散曲大家盧冀野 蔣星煜

讀盧前《明清戲曲史》札記 戴雲

盧冀野遺著《燈尾草》 陳子善

尊崇與承繼:陳作霖對盧前的影響 盧佶

盧前與中國曲學的不解之緣述評 盧偓

盧前對近代散曲學的貢獻 楊棟

盧前戲曲的本事主旨與情感寄託 左鵬軍

暢銷的抗戰詞集《中興鼓吹》 龔明德

《中興鼓吹》的成書及盧前的詞學主張 王濤

關於盧藏柳批任題《夏節愍全集》 張明觀

盧前與《曲雅》 朱曉劍

飲虹簃里話盧前 梁彥

從《盧前曲學四種》看盧前的曲學研究 解玉峰

論盧前對《桃花扇》的接受與批評 王亞楠

盧冀野和《黔游心影》 薛冰

盧前和他的《書林別話》 靳宇峰

盧冀野與《民族詩壇》 陳建初

盧冀野《近代中國文學講話》的學術史意義 胡全章

盧前《冶城話舊》及其他 趙普光

盧冀野與《綠簾》 張建智

不應被遺忘的「金陵才子」

——盧前新文學創作論 張勇

平生躍馬橫戈意 只惜風雲紙上過

——盧前和他的曲學研究 苗懷明

盧前生平著述年表 苗懷明

編後記 苗懷明

《元人雜劇全集》

編後記

2012年寫完《吳梅評傳》後,我曾向《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評傳叢書》的一位編委提出撰寫《盧前評傳》的想法,但被明確拒絕了,理由是盧前的分量和名氣不夠。雖然沒有被列入出版計劃,但寫《盧前評傳》的想法一直沒有放棄。

之所以想寫《盧前評傳》,是因為他的經歷豐富,涉獵領域多,在他身上有一些其他學人沒有的特質,值得深入挖掘。他是吳梅的弟子,能較為全面地繼承恩師的曲學,但同時他又是一位新文學的參與者,有著不俗的成就。學術之外,他還參與了很多社會文化活動,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

《盧冀野評傳》

這些都是很值得認真探討的,雖然1994年曾出版過一本《盧冀野評傳》,但篇幅太小,很多話題沒有展開或沒有涉及到。再者作者當時掌握的資料也不夠豐富,有不少遺漏。因此,很有必要再寫一本新的《盧前評傳》。

其間受商務印書館之約,編了一本《盧前曲學論著三種》,將盧前三部重要的曲學著作《散曲史》、《中國戲劇概論》和《詞曲研究》整理出版。後來鳳凰出版社的一位編輯朋友約我編一套《盧前全集》,我有些動心,誰知工作還沒有啟動,就聽到其他出版社已經上馬的消息,只好罷手,其後又看到《盧前文獻輯刊》出版,也就打消了編全集的念頭。至於《盧前評傳》,有位山東的學人正在著手撰寫,也許就要出版了,先看看人家寫的如何再說。

本來想著盧前研究的事情就此徹底放下,沒想到胡星亮教授約我編一本盧前紀念文集。2022年是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專業創辦一百周年,所里要出版一套本專業重要學人的紀念文集,盧前自然入選。既然有這麼個好機緣,那就來做吧。

苗懷明整理《盧前曲學論著三種》

一著手才發現,這一工作並不好做,盧前研究遠不能與吳梅相比,是個冷門,相關文章數量有限,搜集了好一陣子,才積累了十來萬字的資料,不夠一本書。有一陣子曾想放棄,想著乾脆就編一本吳梅紀念文集算了。

但又不甘心,於是集中用了一段時間加大搜索範圍,利用各類資料庫,居然又找到十多萬字的資料,這樣,終於可以編出一部二十多萬字的盧前紀念文集了。相信這對今後的盧前研究是有幫助的,至少可以省去研究者不少翻檢的時間。

由於有關盧前的研究成果較少,本書收錄的標準不像吳梅紀念文集那樣嚴格,凡是對了解盧前為人為學有一定幫助的文章,皆在收錄之列,本書說是盧前紀念文集,更像是一本盧前資料彙編。

《詞曲研究》

全書依類編排,分四卷,卷一主要收錄盧前著述的序跋題詞,卷二主要收錄盧前好友的回憶文章,卷三主要收錄有關盧前生平交遊的文章,卷四主要收錄研究盧前創作治學的文章。對所收文章,尊重作者原意,一概不作改動,僅在規範格式方面做一點小的調整。將這些文章放在一起,基本上反映了盧前研究各方面的情況,也為更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鑑。

本書的編印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幫助,其中一些文章為作者本人提供,在此深表感謝。感謝胡星亮老師提供的機會,也感謝他友善的催稿。本書出版後,希望還能繼續做一些和盧前研究相關的事情。

苗懷明

2021年10月31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b244d48b834bc8ba29ac1e39319c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