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為大觀:「紅樓夢賦」的文學圖景》,王思豪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9月版。
內容簡介
賦與小說在形態與體格上是貌似大相逕庭、實則一脈相承的兩種文類,二者在《紅樓夢》的時代形成「參體」同構:《紅樓夢》援辭賦入小說,以賦法結構小說全篇;《紅樓夢賦》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以賦體完整組織、重寫小說《紅樓夢》。二者的成功互參,是辭賦與小說試圖以「賦法」同構的一個典型範例,在文體史、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該書在全面系統整理、校勘《紅樓夢》及其續書中的辭賦文獻和以《紅樓夢》故事為母題的《紅樓夢賦》文獻的基礎之上,首次提出「紅樓夢賦」的概念,深入探究辭賦文學與小說藝術跨界互滲的獨特內涵,構築起一個蔚為大觀的「紅樓夢賦」世界。另獲愛爾蘭Chester Beatty博物館授權,附錄盛昱鈔繪《紅樓夢賦圖冊》。
目 錄
緒論 「紅樓夢賦」的文學形態及其研究反思
一、《紅樓夢》中賦的存在形態及其研究
二、《紅樓夢賦》作者、版本及其價值研究
三、「紅樓夢賦」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上編 「紅樓夢賦」文學形態研究
第一章 參體同構:關於《紅樓夢》中賦與賦寫《紅樓夢》問題
第一節 正統之外:《紅樓夢》中的賦與賦論
第二節 曲終奏雅:「七體」結構與《紅樓夢》第五回敘事層級
第三節 情事互文:賦寫《紅樓夢》的結構模式
第四節 同構之內:作為互參的「賦法」
第二章 騷·誄·賦:《芙蓉女兒誄》的文體學演進理路
第一節 師楚:《芙蓉誄》用「騷」辭考辨
第二節 杜撰:《芙蓉誄》文的「違體」書寫
第三節 仿寫:文賦之間的「參體」同題
第三章 造化經典:數種「紅樓夢賦」的作者及版本考述
第一節 沈謙與《紅樓夢賦》的版本
第二節 諸篇「詠《紅》賦」考論
第三節 兩種存目《紅樓夢賦》考索
第四章 星洲藏珍:新加坡早期中文報載「紅樓夢賦」考論
第一節 「紅樓夢回目賦」形式考
第二節 「紅樓夢回目賦」本事與作者考
第三節 《叻報》所載《擬〈石頭記〉怡紅公子祭瀟湘妃子文並序》再考
第四節 《天南新報》《石叻總匯新報》所載兩篇 賦體祭文考
第五章 閨閣與禮闈:盛昱《紅樓夢賦圖冊》的兩個批評視角
第一節 同治十二年:盛昱抄繪《紅樓夢賦圖冊》的時間選擇
第二節 閨閣昭傳:從「大觀園」到「意園」
第三節 禮闈移情:盛衰更迭與稻香村課子之思
第六章 從「紅樓夢賦敘」到「曹雪芹賦序」
——端木蕻良先生改寫何鏞《紅樓夢賦敘》考論
第一節 何鏞與《紅樓夢賦敘》
第二節 兩篇《紅樓夢賦敘》文字比對與分析
第三節 「紅樓內史」是誰?
第四節 杜撰「曹雪芹賦序」
第七章 詩賦與騷賦:《紅樓夢》承載的兩個文學傳統
第一節 賦法超越:復歸六義之「賦」
第二節 賦構新變:時時勸諷
第三節 化用名物:承接騷賦傳統的物質載體
第四節 書寫情痴:承接騷賦傳統的義理之源
下編 「紅樓夢賦」文獻整理
凡例
第一章 《紅樓夢》中賦匯校會評
第二章 《紅樓夢》續書中賦匯校會評
第三章 沈謙《紅樓夢賦》匯校集注會評
第四章 《紅樓夢回目賦》匯校會評
第五章 其他「詠《紅》賦」匯校會評
參考文獻
後記
附《紅樓夢賦圖冊》
《紅樓夢賦圖冊》
序
許結
大人仙賦,漢武帝凌雲之慨; 紅樓異夢,脂硯齋探佚之評。 然則紅樓夢賦,情事互文,辭賦小說,凝然合體,乃天下之妙文奇趣 也哉!
余昔曾說夢曰:孔聖夢周公,禮制之夢也;莊叟夢蝴蝶,自然之夢也;臨川夢墜生死,情摯之夢也;南柯夢醒黃粱,惑妄之夢也。其夢皆幻,至理存焉。至於紅樓一夢,千紅一窟,萬象同悲,余僅付之閒覽,未敢窺其閫奧。
《賦學講演錄》二編
余昔曾治賦曰:
觀其史,盛於漢魏,艷於六朝,規矩唐宋,變於元明,承緒明清,愷澤旁流,千載傳響。
品其志,或宮廷獻章,或山水游心,或宴集酬志,或翰林館試,或書院課業,乃體國以經野,亦隨物而賦形。
賞其文,或清音吐屬,自然深其性情;或膩旨艷調,風花粲其齒頰。懿乎群玉之府,經緯臚列,元音鉅制,接軫充箱,美不勝收矣。至於紅樓中賦,惟驚嘆警幻之仙靈,未嘗考獻以徵文。
夷考夢賦:王文考肇其端,嗟乎夢中聲怒,膈臆紛紜,揮手振拳,雷發電舒。既贊齊桓夢物以霸,又嘆武丁夜感得賢,假神怪以參人文。釋真觀繼為篇,噫嘻非生非滅,非色非心,浩如滄海,郁似鄭林,於寄幻而悟真諦。他者遊仙、游山、游春,夢覿、夢歸、夢友,亦假託語象,乃夢幻浮漚。
至於賦倡紅樓,余有所聞,然未勘其實也。
《香草美人:許結講辭賦》
學棣思豪,客居南澳,設絳帳以論學,多撰述且有方。近作「紅樓夢賦」,整理文獻,造化經典,鉅制宏篇,將付梓以索序。余觀之,且嘆之,渠夜夢仙姑,覺而成文,以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之才,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之志,得商量舊學培養新知之實。
觀夫滴翠亭撲蝶,太虛境夢遊,櫳翠庵品茶,稻香村課子,怡紅院夜宴,瀟湘館聽琴,賦得星晚露初,晴朝雨夕,令人太息,令人神馳;海棠結詩社,黛玉葬花吟,醉眠芍藥茵,病補孔雀裘,賦得鶯花叢里,螺黛天邊,令人如痴,令人如醉。賦耶?夢耶?余未得其朕焉。
然則桐城姚惜抱先生云:義理、考證、文章,三者苟善用之,則皆足以相濟。思豪得之矣,是書得之矣!
癸卯春二月廿七日攜隆曦孫游海底世界晚歸草於金陵賦心齋
《中國辭賦理論通史》
後 記
近來遍蒐「紅樓夢賦」,其中酸苦甘辛,冷暖自知。時因偶獲一賦,欣喜至極,至夜不眠;時又苦於無跡可尋,徹夜難眠。
辛丑重陽夜,於濠上齋中搜集閩縣林起貞《紅樓夢賦》相關材料,竟夜無獲,疲睏至極,不覺伏案睡去。
夢至疊石山處,月夜清幽,一翩翩仙子飄然而出,年約二十,面如凝脂,眼若點漆,巧笑倩兮,綽約多姿。自言湄洲林氏女,名默者,鏡海天妃也。引我自小徑盤曲而行,一路無語,至濠江之上乃曰:「吾妹黛玉者,乃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身魂,寄居金陵大觀園中,與大荒山頑石化身而來通靈寶玉,木石前緣,演繹出一曲懷金悼玉『紅樓夢』。君自金陵來,多曉金陵事,今有一文願與君共賞。」
曉起,窗外天妃宮梵音裊裊,清樂飄飄,抬望眼,電腦螢幕上多出數行文字,細辨認,乃一篇《紅樓夢賦》也。
《紅樓夢賦圖冊》
賦曰:
夫紅樓大道,乃無稽可考,佳人痴夢,英雄恨史也。始以情天胡謅,幻出太虛之境;終於頑石無知,歸入大荒之涘。纏綿悱惻之情堪憶,涕泣離合之曲未擬。譜成新聲,待寄情月夜矣;生帶愁根,奈吟詞往事耳?
維時元妃省親,佳園天成。草莽公子,怡紅命名。瀟湘別院,女兒未驚。長欄連曲徑,稻香關風情。恰是嬌娥弄巧,無端禍生。小鬟遺帕,一解相思;有女懷春,三疊傾城。滴翠亭里撲蝶,花蔭尋侍女;埋香冢邊葬花,詩魂歸顰卿。
至若結社閨中,海棠經雨胭脂透;制迷香塢,紅梅映雪暗香流。或艷壓群芳蘅蕪苑,或賦詩居首瀟湘樓。淚痕無盡,殘玉正愁。簾櫳悄悄,金鉤何由。小紅獨坐,笑教梳頭。拔取金釵,博得一杯酒籌;醉倚公子,痴等千轉回眸。一夜夢魂,紅羅束纖腰;曉起自驚,相看笑不休。
當夫慰語重陽,誰為花憐無期;空籬舊圃,原來霜夢有知。蕉下客秋風問殘菊,林中人寒雪掛孤枝。桂靄舉觴,螃蟹詠詩。對酌佳品,清風來遲。秋花淡,秋草離。秋夜長,秋燈熄。秋風催動秋雨夕,秋窗驚破秋夢眠,殘漏聲里只伴是離人泣。
爾乃芍藥茵上,睡艷三春;孔雀裘邊,補病五夜。或憨情可掬,或病況愈下。凹晶館裡聯吟,一夜賞月悲了清寂;凸碧堂上品笛,頓時臨風生了驚怕。四美垂綸,游魚薄了旺相;七弦訴怨,撫琴感了秋化。都是情種,無私風雅。
且夫黛玉焚了詩稿,痴情未了;寶玉誄了晴雯,芙蓉曾來。則見絳珠魂歸,離恨天豈有知音;神瑛灑淚,相思地恨無良媒。千紅一窟,哭盡佳人,孤燈煙雨相別後;萬艷同杯,悲嘆英雄,一生襟抱未曾開。
嗟哉,紅樓是惹乎,紅樓是劫乎?奈何天,傷懷日,意難平,終身誤。恨無常而樂中藏悲,世難容而虛花有悟。形形色色,萬般花叢;渺渺茫茫,水月鏡花,都不過是空空糊塗。君固多情,惜哉而歌;我亦同癖,怨哉而賦。每構一句,空有情夢;似訂三生,了無所圖。
爰為之歌曰:我立疊石山兮,視君一年有餘;君處南國兮,久來百事無聞。何不摒經棄史兮,流連稗文。隨我闡痴憨態兮,殊嘆一世逍遙生;伴君成哀艷辭兮,聊慰千秋曹雪芹。
《義尚光大:漢賦與詩經學互證研究》
此賦緣何入我夢境?是紀文達公記戈孝廉夢屏上人題梅花詩句歟?蓋人之心靈通於夢寐者,日有所思,夜夢或得而遇之。
憶起李慶辰《醉茶志怪》「說夢」記載夢有《代寶玉吊黛玉文》之事,彼文,賈氏作歟?此賦,又林氏作歟?或然也。然林默作歟?林起貞作歟?抑或林黛玉作歟?吾未知也,且海懷霞想,作濠上逍遙遊也。
辛丑重陽後一日記於澳門濠上齋
《江蘇籍桐城派作家及其撰述叢考》
作者簡介
王思豪,澳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賦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方向是中國賦學、明清文學。出版有《義尚光大:漢賦與詩經學互證研究》(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等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