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這5個表現,可能預示一種「治不好」的病!

2024-06-12   家庭醫生在線

俗話說「身體是否健康,低頭看看腳」,這句看似隨意的諺語,卻道出了腳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在談論身體健康時,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那些默默承載我們行走的雙腳。然而,雙腳實際上不僅擔當著「第二心臟」的重要角色,更是反映我們整體健康狀況的一面「放大鏡」。

那麼,雙腳出現哪些變化可能意味著身體正在向我們發出警告信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01

雙腳出現這5個症狀,

你可能被一種「治不好」的病盯上了

1.雙腳長期發麻

腳部偶爾發麻屬於正常現象,然而,若長期持續發麻,則必須給予高度關注。如果伴隨發麻的還有燒灼感或冰冷感,或是產生螞蟻在腳上爬行的幻覺,甚至出現對外界刺激無反應的情況,那麼很可能已經罹患了該種疾病。

2.走路會有刺痛感

這種症狀在行走時通常會出現腳部刺痛或灼燒感,稍作休息後痛感能夠減輕。然而,一旦繼續行走,疼痛又會重新出現,導致患者難以持續行走較長時間

3.皮膚狀態改變

腳部皮膚出現了一系列症狀,包括瘙癢、乾燥、蠟樣變化、汗毛脫落,皮膚色澤變得蒼白,並伴隨色素沉著。除此之外,還可能會感到皮膚緊繃、僵硬,腳趾形態仿佛石化,增厚的皮膚給人一種類似橘子皮般的觸感

4.腳部出現潰瘍

皮膚破損或外傷的癒合速度減緩,同時傷口更易於感染和發生潰瘍。此外,腳部出現小水皰,並伴隨產生類似乾酪狀的白色分泌物

5.關節變形

肌肉無法正常牽引控制張力,導致張力平緩能力受損,進而引發足部骨骼關節發生形變,具體症狀包括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多種足部畸形。

若遇到前述的幾種狀況,或許意味著你正面臨糖尿病的預警,很可能已步入糖尿病前期,或已正式成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這一當前醫學尚無法完全攻克的慢性疾病,其引發的併發症令人聞之色變。無數患者因糖尿病而導致心衰喪命,或陷入黑暗失去視力,更有甚者遭受截趾之痛……

因此,不論是健康人群、血糖偏高者、糖尿病前期患者,還是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應嚴控血糖!

02

這些都是血糖飆高的「幕後幫凶」

1.高油脂食物

油炸食品、快餐、高脂肉類以及加工肉品等食物,均富含大量脂肪。長期攝入這些食物,其經過代謝後產生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可能會對胰島素的信號通路產生干擾。這種干擾會使得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得遲鈍,導致葡萄糖難以有效地進入細胞內。

這種情況下,血糖水平就會隨之上升。同時,大量的脂肪在體內堆積,會進一步阻礙胰島素在調節血糖方面的作用,從而加劇血糖的升高

2.高鹽食品

長期食用高鹽食物,如臘肉和加工肉類,因其含鹽量較高,容易引發血壓升高,進而增加胰島負擔,干擾胰島素的正常分泌。

高鹽食品例如臘肉和加工肉類,鹽分含量高,長期攝入會致使血壓上升,對胰島產生額外負擔,進而妨礙胰島素的正常分泌。

3.酒精

長期過度飲酒會加大高血壓及胰島的負荷風險,使得血糖調控變得複雜困難,進而提升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幾率。因此,對於那些愛酒之人而言,適度削減酒精攝入是刻不容緩的。

4.超重或肥胖

超重或肥胖會提升罹患糖尿病的幾率,而合理的體重管控以及有規律的體育活動則成為預防糖尿病的關鍵舉措,這些措施能夠顯著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並優化血糖的調控效果。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