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現年53歲,自從一年半之前,他就經常感覺到鼻子裡仿佛有異物,並且頻繁出現鼻塞的症狀。儘管他多次前往醫院求診,但始終未能得出明確的診斷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叔逐漸失去了繼續尋求答案的耐心。
不過,從上周開始,李叔的鼻塞問題愈發嚴重,甚至出現了流鼻血的新症狀。鑒於此,他決定前往市區的三甲醫院進行深入檢查。這一次,醫生終於找到了他長期鼻塞的根源。
醫生指著檢查報告對李叔說:「你鼻樑上生長的那個黃豆大小的腫瘤,經過化驗已確認為惡性。而且,由於其位置相當特殊,手術切除並不可行,只能通過放療和化療聯合治療的方式來消除。」
聽完醫生的解釋,李叔卻堅決地表示:「我拒絕化療!大家都說化療對身體傷害很大!我寧願選擇手術,醫生,求你給我做手術吧,我真的不想化療。」
李叔的這種擔憂其實在很多患者中都非常普遍。一提到化療,大多數人都會立刻聯想到各種可能的嚴重後果,從而在治療前就自己嚇倒了自己。然而,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獨特的療效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選擇治療方案時,患者應全面了解各種可能性,而不是因為單方面的恐懼而影響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01
癌症一半是治死的,
一半是嚇死的?
眾所周知,癌症患者從確診到治療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頻繁地出入醫院。即便是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也必須定期回醫院進行檢查,以監測癌症是否復發或轉移。事實上,癌症患者出院後, 終身都需要接受複查和隨訪。
癌症的發現、治療以及臨終關懷等環節,都離不開醫院的參與。然而,由於許多癌症在晚期難以治癒,這可能導致一種誤解,即認為癌症患者大多是因為治療而死亡。
但實際上, 癌症能否治癒與發現時間的早晚以及癌症類型密切相關。因此,無法確定癌症患者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其生存期是否會超過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特別是對於那些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其預後更是難以預料。
此外,癌症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恐懼感往往對他們的影響不亞於疾病本身。從患者開始察覺到身體異常並接受各種檢查起,他們的精神壓力就會不斷增加。而在確診後,患者通常會經歷一系列複雜的心理變化,如否認、憤怒、求生慾望、憂鬱失落、平靜或內疚等。
北京腫瘤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那些能夠正確認識癌症並善於調整心態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高達75%;而心理調適不佳的患者,5年生存率則僅為25%。
儘管「癌症患者一半是被嚇死的」這一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心理問題對癌症患者確實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癌症患者的親友在提供心理支持和理解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02
這5類癌症患者,
儘量別去化療
1.化療不敏感的癌症患者
部分癌症類型對化療反應極佳,諸如霍奇金淋巴瘤、絨毛膜上皮癌、睪丸生殖細胞腫瘤、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以及腎母細胞瘤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癌症對化療並不敏感,例如原發性肝癌、胰腺癌、黑色素瘤、腎透明細胞癌、胃腸道間質瘤以及膽管癌等。
對於這些化療不敏感的腫瘤而言,採用化療手段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療效,甚至可能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害,進而加速病情的惡化和進展。
2.有嚴重器質性病變的患者
針對那些患有心功能衰竭、嚴重呼吸障礙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建議採用化學藥物治療。同樣,活動性肝病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適宜接受化療。
3.多次化療沒有效果的患者
在化療進行1至2個療程之後,通常需要檢查腫瘤病灶是否有縮小的跡象。若經過連續多次的化療後,腫瘤的體積並未出現減小,且患者的症狀也未見明顯改善,這可能意味著癌細胞已經對所使用的化療藥物產生了耐藥性。
在這種情況下,化療已經失去了對病情發展的有效控制,繼續進行治療不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因此,需要重新評估治療方案,以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途徑。
4.化療副作用太大的患者
部分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過程中,可能會遭遇極為嚴重的副作用,特別是那些年事已高的患者,他們往往難以抵禦化療所帶來的強烈身體負擔。因此,針對這一特定群體,化療並非適宜的治療選擇。
5.終末期的癌症患者
許多患者在癌症被確診時已經步入了晚期階段,他們往往身體極度瘦弱,伴隨著貧血、虛弱以及頻繁的發熱,這些症狀都表明癌細胞已經大面積擴散。在這樣的情境下,患者的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都降至最低點。
對於這類患者而言,化療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身體承受能力,不僅無法帶來實質性的治療效果,反而可能加劇他們的病痛。因此,對於那些已經步入生命終末期的患者,化療已不再是適宜的治療選擇。
03
患癌後,
不治療會怎樣?
1.癌症銷聲匿跡
儘管這樣的案例極為罕見,但確實也有發生,然而真正能遇到的又有多少呢?因此,對於絕大多數的癌症患者而言,如果不接受治療,他們將不得不在病痛中苦苦掙扎。
在這個階段,即便不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也應該實施一些緩解手段,例如提供止痛藥物和營養支持,以儘可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哪怕只是細微的、微不足道的緩解也是好的。
2.在癌細胞帶來的病痛中死去
如果不進行治療,癌細胞會憑藉其強大的生命力耗盡人體的能量,同時還會使患者在病痛中深受煎熬,這種痛苦是極其深重的。
3.與癌細胞共存,癌細胞不發展或緩慢進展
或許,某些癌細胞並不具備那種急切的性質,反而顯得相當惰性,因此它們的進展速度相對較慢,既不怎麼增殖,也不怎麼侵襲周圍組織。對於這類癌症患者而言,他們無疑是相當幸運的,只需進行定期的觀察即可。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即便情況看似樂觀,也絕不可掉以輕心,忽視定期的觀察工作。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